一、事件
班里有个女孩叫小西,来自陕南,有着汉中女子娇小的身材,和甜美的声音。她很瘦,瘦弱到曾在课堂上晕倒。因此,父母对她也是格外关注。我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在报名的时候。她跟父母撒娇的声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由于她身体不好,经常请假,对她自然是倍加关心。
这样一个从小在父母呵护下成长的女孩,有着非常幸福的成长经历。在来到我们班后,也很快有了许多伙伴。日子飞快的过着,一切都似乎很和谐。可是有一天,在放假返校的时间到了的时候,她突然跟父母说不想再来学校了,不愿意再离家学习。要求转回老家。对父母的劝阻就是不愿意,一个劲的掉眼泪,父母既着急又无可奈何。于是立刻联系我想办法。
对于她突然有这样的想法我们都深感意外。我的第一感觉是:孩子一定是在学校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因此导致了不愿返校。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又或者是她不愿意见谁么?我问她,她也是只哭不做回答。在她的倔强面前,再多的谈话方式似乎都是徒劳,于是我想换种途径,转而找她要好的朋友了解情况。
她们宿舍的另外三个女生给了我一个比较清晰地回答,就是她们几个现在不愿意跟小西在一起玩了。因为她们受够了小西的脾气。她太倔强,脾气很大,总是要在这个小团体中占据绝对中心的地位。要领导甚至“统治”这个团体,而其他的舍友显然不愿意。于是她们之间有了相处的困难。大家似乎有意无意的对她冷漠和孤立。这就为我寻找小西不肯返校的原因提供了大致方向。
这些女生给我举了一些例子,她们认为这些即是导致她们在长期忍受和观察后得出不能跟小西继续交往的结论的主要原因。例如,她们几个每天会一起吃饭,回宿舍。某天小西在放学前突然想去超市买点东西,她在对同学提出要人陪同的要求后,那个人应该立即答应。要是有迟疑或者流露出不愿意同去的情绪,小西就会认为这人很不够意思,生气的怏怏离去。再有,在她心情不好或者稍有郁闷的时候,如果朋友们不照顾她的心情,快乐的谈天说笑,她也会摔门离开以示抗议。这样的事情多了,朋友们都会觉得她让人很累,说话,做事都要照顾她的情绪,于是开始疏远她。
我认为这样的原因导致她这种性格的孩子不肯返校是有很大可能性的。于是我跟她父母沟通,说明了情况。父母也承认对于孩子从小就很娇惯。从来都是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
二、对策
在了解了小西的大致情况后,我认为应该先和其父母沟通,她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原因造成的。小西的家庭是典型的溺爱型的。家长对孩子过度关爱,过度保护,有求必应,无谓不至。表面上看,溺爱孩子的家长好像是孩子的奴隶,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家长只是自己感情的奴隶。他们很可能把孩子映射为另一个自我,对孩子的纵容变成对自我的纵容,对孩子的好就是内心对自己的好的一种体现方式;他们也可能会认为,我这样爱孩子,将来孩子也会如此报答我,其实可能正相反。
溺爱的具体原因有很多,结合小西的事情,我认为,她是独生女,而其从小体弱,家长觉得她可怜,因而溺爱。这样才导致了小西任性、自私、怕吃苦、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和生存能力差。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跟她家长的谈话中,很明确的说明了他们在教育中错误的一些表现形式。对于这种家长,要明确的提出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而他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是溺爱的,只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这就需要逐步的改变,纠正自己的行为。
其次,在和家长沟通后,我和小西做了长答两个小时的一次对话。当然我没有奢望她能通过几次对话改掉身上长期养成的习惯。这次对话的目的只是希望帮助她找到自己不受人欢迎的原因。并且告诉她接下来她可以采取的挽救措施。
三、点评
这种学生经常和别人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自我为中心。自我中心是独生子女的常见病。每个人都想当皇帝,谁也不愿听命于谁,到了高中这个年龄更是有自己的思想,不会轻易地向别人妥协。他们心中并无他人,只要自己高兴,全然不顾他人感受。不能换位思考,没有同情心。不懂得礼让,只需别人服从我,我不能服从别人。我可以对不起别人,别人不能对不起我。他们的道德观念有两套,一套用来要求别人,一套用来放纵自己。实施双重标准。
不用说,这种孩子肯定是给家长惯的。他在家里为所欲为,所有人都迁就他,他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很自然的迁移到了学校。在我们这样寄宿制的学校中,和同学相处的时间占了绝大多数,而这样的矛盾也就更为突出。他在学校遇到的不是被他欺负惯了的家长,而是和她一样惯于欺负家长的同学。可想而知肯定会有矛盾。
这种学生,我认为是价值观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品德问题。解决这种学生的问题,一是要阻止他们任性的行为,二是帮助他们逐渐学会换位思考,建立对己对人统一的道德标准。教师在学校这样,也要指导家长在家这样做,要有计划,有步骤的给他钉子碰。决不能没有原则的处处顺从,但是要求他们立刻改变也是不现实的。已经成为习惯的东西。都不可能立刻改变。学校和家庭都可以准备用一些办法惩罚他们。同时,家长和老师要耐心地结合具体的事情告诉他们别人的感觉。等他们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时候,他们的进步就会更快了。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