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封建性道德产生了巨大冲突.在不断寻求矛盾平衡的过程中,中性形象成了广受追捧的群体形象,而在女性主义发源的西方,人们的审美观却截然不同。
关键词:女性主义;冲突;平衡;中性形象;传统的
鲁迅先生在几十年前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中国,人们最喜欢看的就是男人扮女人,男人看的是扮女人,女人看的是男人扮,这不男不女的艺术,似乎成了中国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以此揭露了中国封建性压抑下的性变态。几十年过去了,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都往前推进了一大步。然而这不男不女的中性形象似乎仍然深深地根植在国人心目中,成了最受欢迎的一类群体。从超女李宇春、曾轶可,到李玉刚、小沈阳等。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见到中性打扮的群体,而且似乎这类群体不仅受异性欢迎,甚至在同性中也会让很多人产生的好感。这种有着身材纤瘦,皮肤白皙,身材高挑的外表的男生成为大多90后女生追逐的对象。而在西方,尤其在阿拉伯世界里,这种女性扮相的男性似乎并没有太多市场。在欧美的电影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最受欢迎的往往是英雄般的形象,这类男性往往具有强壮的身体,发达的肌肉,敏捷的身手。甚至在爱情片里,西方的爱情片中,男性的形象大多饱含强势的雄性激素,在爱情中多居于主导地位,多数爱情片也与战争,灾难等大事迹相连,如《魂断蓝桥》、《泰坦尼克号》、等等,无一不在爱情当中穿插了男性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而与之相反,在中国描写爱情的戏剧,电影,小说中,男性的形象大多以奶油小生出现,大概就是今天的中性形象的前身,如《白蛇传》中的许仙,《西厢记》中的张生,这类形象往往无法掌控自己的爱情,甚至很多时候需要女人的保护。而英雄人物似乎都被塑造成无性的形象,我们很少看到对英雄人物的妻妾的介绍,如《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的妻室就从未有过介绍,而其中的奸雄形象曹操就被塑造成了好色的人物,甚至为此引起张绣谋反。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英雄与爱情似乎是绝缘的。而在西方的文化中,在电影,各类艺术作品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一般一个英雄一定有一个女子相伴,绝不会让英雄孤单的出现,如邦女郎等。那么为什么在西方,独具男性或女性特征的形象受到主流的欢迎,而在中国恰恰中性的形象为大众所爱呢?
在哺乳动物的世界里,雌性与雄性的生理区别十分明显。雌性独自承担着月经、分娩等一系列准备生殖的生理压力。经期的痛楚和分娩的剧痛也在牵扯着雌性的精力。“尽管母马的奔跑速度可以和公马一样快,但是,为了种族的繁衍它似乎放弃了自己的这一特性”(第二性,西蒙波伏娃上海译文出版社P40)。而雄性哺乳动物在生殖过程中,似乎只是损失一些精力,对其本体并无重大影响。这与很多低等动物不同,如雄蜂在完成交配任务之后就会死去,而更低端的生物甚至雌雄同体。那么雄性动物从理论上说可以无数雌性授精,但是它相应的也要承担抚育后代的任务。雌性哺乳动物在哺乳期的极端依赖性使得雄性动物承担起了保护它们,寻找食物等重任。因此,从人类的动物性上来说,男女性别差异是明显的。但是现代人毕竟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而在不同的社会规范下,同样的动物性由于社会性的需要便产生了差异。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的人们通过海上航行,进行通商,以此谋生,因此海洋文明塑造了西方人英雄主义的性格。在男性英雄主义的生活模式中,女性也成了男性竞相争夺的资源。如两个男性可以为争夺一个女性而进行决斗,而为了一个叫海伦的女子,竟然发动了一场特罗伊战争。而中国的皇帝往往把政权的灭亡归咎于红颜祸水,如夏桀宠褒姒,纣王宠妲己。但妲己实际上所起的作用却极为有限,其家族成员也未见有为官的记载。在西方,男性对女性的追求与占有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人的生物性的本质。首先就要承认男性与女性的巨大差异。而男性为了成功占有女性,更需要有强壮的身体,充沛的精力以便击败竞争者。相反女性则需要通过遵守某种礼仪,修身养性,塑造自己的女性规范,装扮自己以吸引男性的注意。在西方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思维模式下,尽管某些社会规范仍存在,如门第观念,父母的安排,等,但绝大多数的男性女性都有自主择偶的权利,在一定程度内享有充分的自由。在这种大环境下,女权主义率先在西方产生便不足为奇了。而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女性在探索自己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第二次女权主义的曲折而转向了第三次女权主义:即不追求与男性的完全一样,而保持自己区别于男性的独特的女性特征和女性气质。第二次女权主义过程中,女性在探索自己发展的路途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片面追求与男性的完全一致而忽略了自己与男性的区别造成了性伴侣数量过多,未婚妈妈,单亲家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美国的60年代即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更可怕的是艾滋病的出现更直接威胁了人的生命,而女性在不断探索自己发展过程中,也由过激的第二次女权逐步转移到了重视自己女性特征,尊重与男性的区别而符合自己女性特色的过程。如由片面追求性伴侣数量改为追求性伴侣质量,重视家庭,重视子女的教育等。因此在西方,男性女性大都保持自己区别于异性的独特的性别特征。而在中国,情况却有所不同。
中国地大物博,土地肥沃,因此农耕方式成了我们祖先主要的劳作方式, 农耕文明下也产生了区别于海洋文明的不同文化习俗。因为农耕讲求集体劳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耐心,因此男性成了劳动的主体。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女子主要进行家务劳作,相夫教子,纺织缝补等传统女工。这本应该能够确定的区分男性与女性的不同。但是,不幸的是,女性由于经济上过度依赖男性,加之受教育程度之低,参与政治社会活动的程度也很低,这就造就了女性在社会上能发出的声音很少,甚至很多时候并不会引起主流社会的注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女性独特的性特征与性魅力。再加上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影响之大,导致了在中国,性的禁忌似乎从未消失过。在古代中国,性生活的唯一合法理由就是传宗接代,而对于女性的正面描述似乎大多也以母亲的形象出现。而无论对男子还是女子,如果想把他塑造成一个反面人物,那么性方面的不检点也是一个绝佳的素材。如潘金莲,西门庆,曹操等。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下,男性女性的性要求,性特征几乎都被刻意掩饰了。女性似乎根本就没有任何性权利,如果追求自己喜欢的男性,和追求性享受就会被认为是淫荡不洁的;同样对于男性来说,尽管社会规范相对宽松,但是追求喜欢的女性,或追求性享受仍然会被认为是邪恶的,是不务正业的,是不正派的人物。因此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性压抑。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成了必要条件,感情与性的压抑就造成了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婚姻更注重的是门第,门当户对,是否“合适”,而感情的因素似乎是很少被关注,因此自古就有“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的说法。这种性压抑下,造成了男性女性共同的性缺失。既然英雄优秀的男性不能有性的要求,那么爱情故事里的男性必然不是男性的英雄形象,而大多塑造成了中性的形象,女性化的形象。这样形象的男性不能算是英雄,甚至还要被女人保护,所以他们爱女人这就顺其自然了。而对于女性来说,封建性压抑更直接促使了其性发育的偏差。她们对阉割情结做出强烈的反应,而对自己独特的女性气质产生反抗。“女性的里比多也需经过自恋期,它也是客体的通常指向男人。但这一过程却复杂的多,因为女人必须从阴蒂快感过渡到阴道快感。因此她要冒极大的风险,如果不能最终完成她的性发育,她便会一直处于幼年阶段”(《第二性》西蒙波伏娃上海译文出版社P69)。而封建的性压抑下,尤其是明清时期对妇女极度扭曲的性压抑,对女性里比多发展的空间更极为有限,女性的性快感、性要求更被认为是不被社会许可的无理要求,这种极端情绪下,女性的里比多得到压制,因此独特的性特征也在压制中变得模糊不清。逐渐的转变为性冷淡或同性恋。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大量西方文艺思潮的涌入,冲击了中国旧有的封建思想。人们对封建性压抑下的压迫产生反抗。如梁启超提倡男女平权,提倡妇女的文化教育。他与经元善在上海开办的上海中国女学堂,也被许多教育学家誉为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堂。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文化思潮的大量涌入对中国文化形成了重大的冲击。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自由,个性解放的精神逐步被中国的年轻人所接受,这种与传统儒家思想迥异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客观现实。如婚前性行为的普遍性,结婚年龄的推迟等,大量的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普遍参与社会工作活动也客观造成了生育年龄的推迟。在中国到处可见30岁的未婚的单身女性。女性与男性一样参与社会活动,受教育,参与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女性淡化自己独特的性特征,不再强调自己的生育特点,而要与男性一样的工作生活。但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在我们身上却都打着深深的烙印。于是在这种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和难以抵抗的西方文化的入侵中,中国的年轻人陷入一种矛盾之中。如何在这种矛盾之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来化解便成为了中国社会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正是在这种寻求这种平衡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各种冲突揭竿而起。《婚姻法》的新司法解释无疑是对西方文明男女平等的一种接受,而一个38岁女硕士建立的婚前守贞网大肆宣扬处女的重要性也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畸形回归。而人们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激烈对抗也正显示了矛盾冲突难以消除。避孕工具的出现使女性从家庭走向了社会,而中国的女性却仍然强调自己生育功能的特性,更希望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出现,这是否与当代女性的现实和女权主义的精神相背离呢?
在这样的不断的冲突矛盾中,在社会的巨大变革下,80、90后的群体成长起来了。这样的一个群体从小受到的儒家思想教育,那是一个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性的压抑自然造成诸多禁忌。对异性的情感需要发泄的途径,于是这样中性形象的人便成了竞相追逐的对象。而随着女性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参与社会活动,受教育的程度的提高也使他们的性别意识观念褪色,“像男人一样工作”、“男女平等”等成为了当代中国女性常用的口号。但是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又难以摆脱传统儒家文化的诸多影响,因此对大多中国女人来说,女性主义的发展必须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限制。但是这一思想的发展,口号的提出,却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男性的社会地位和思想观念。既然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被女人提出否定,那么男性还是否真的该独自承担家庭的重担和社会的责任呢?男人们提出质疑,于是男性的社会特征又在不断的被女性侵蚀,导致了男性特征的不断缺失。很多家庭甚至不乏家庭妇男的产生。因此不断有在呼喊:"保护男孩,保护男性。"正是对男性逐步缺失的社会现状的一种呼唤。
参考文献:
[1]弗雷泽.金枝[M].新世界出版社,2006.
[2]易中天.中国的男人和女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 博(1985.6-)男,辽宁锦州人,现就读于青海民族大学文艺学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比较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