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权制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总是被塑造成温柔体贴的形象,但是欧里庇德斯的戏剧《美狄亚》却打破了这一成规,用新的视角阐释女性的个性与生存,塑造了一个不符合男权社会标准的女性——美狄亚,整个剧本围绕美狄亚的复仇展开故事。
《美狄亚》中所有的出场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美狄亚复仇的,如歌队、埃勾斯、科任托斯的传报人等;另一派是反对美狄亚复仇的,如伊阿宋、保姆、保傅、克瑞翁等,同时这一派也是男权的象征。作者在塑造美狄亚时,不仅注重刻画她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更是花了大量的笔墨用来描写其他人物对她的评价,由这些评价揭示故事背后深层的意义,这也是剧本的特点之一。
首先来看反对美狄亚复仇的一派。伊阿宋称她有一副“坏脾气”,是自己国家的“祸根”和“叛徒”,不仅“残忍”“无耻”“狠毒”,更是杀死儿子的凶手。保姆夸她“事事顺从她的丈夫”,是完全从男权社会为女性定下的标准出发对美狄亚进行评价,认为她“受人爱戴”是因为听从男权的支配,当她起身反抗时,就变成了“可怜的女人”,“性子很凶猛”、“傲慢”。克瑞翁则认为她“天生聪明”“沉默而狡猾”。保姆主张“妻子不与丈夫争吵,家庭是最最相安的”,即妻子应顺从丈夫以保持家庭的和睦。伊阿宋、保姆、克瑞翁均是从男权社会对女性得传统定位出发来评价美狄亚。克瑞翁在驱赶美狄亚处境时多次提到了“害怕”,即作为一个男权社会统治阶级的中心人物,他从内心惧怕一个充满智慧的女子。因为他感受到女性的聪明才智和自我意识一旦相结合便极有可能威胁到男权的中心地位,男权的权威将受到挑战。所以基于对自身统治秩序的维护,克瑞翁一定要将美狄亚驱出境,以解决掉这个潜在的危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评价中出现了多次类似的比喻,保姆将发怒的美狄亚比作“公牛”,“产儿的狮子”,伊阿宋在怒斥其杀子行为时说“我所娶的不是一个女人,乃是一只牝狮”,这里不同于以往将女性作优美比喻的做法,而是使用了十分男性化的喻体,突出了美狄亚性情的暴烈狠毒。
再来看支持美狄亚复仇的一派。歌对由十五个科任托斯妇女组成,这个歌队在剧中的作用比较特殊。歌队的声音就是作者的声音,一方面歌队的唱词暗示着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表明作者自身的态度。歌队认为美狄亚是“可怜的女人”,“忍受着这最可怕的苦难”,为她流落异乡又遭人背叛的遭遇悲叹。歌队赞成美狄亚向伊阿宋复仇,可见作者是支持美狄亚起身反抗父权、实现自我解放的。但是当美狄亚提出要把杀死两个儿子作为报复时,歌队却企图劝阻她,叫她不要“沦为一个最苦的女人”。在这里,作者用“最苦”二字突出表现了女性在反抗夫权的过程中牺牲之大,这是女性的悲哀。但是,这里作者借歌队之口反对美狄亚杀子并不是对夫权的妥协,而是出于对人性的尊重。关于这一点,可以对比美狄亚杀害科任托斯公主与杀害两个儿子时不同的态度。美狄亚对于报复伊阿宋和公主毫不犹豫,心狠手辣,事后也丝毫不见悔恨之意。但决意杀害儿子时美狄亚犹豫了三次。第一次美狄亚决定以杀子作为对伊阿宋的报复,她为此感到“痛苦悲伤”;第二次“如今看见他们这明亮的眼睛,我的心就软了!我决不能够!我得打消我先前的计划,我得把我的孩儿带出去”,这里美狄亚出现了动摇;即将动手之际,美狄亚的内心做着剧烈的斗争,为此她劝说自己“我的心啊,快坚强起来!为什么还要迟疑,不去做这可怕的,必须的坏事!……你到底也心疼他们!”。作者通过这一系列独白表现了美狄亚内心两种意识——作为母亲的对儿子的爱和作为女人对夫权的反抗意识——之间的斗争,表明美狄亚内心仍有善的一面,并非十恶不赦,从而丰富了这个人物形象。
那么,美狄亚是如何看待和评价自身的呢?她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弃妇形象,“我们生来是女人,好事全不会,但是做起坏事来却最精明不过”,“不要有人认为我软弱,无能,,温良,恭顺;我恰好是另一种女人:我对仇人很强暴,对朋友很温和,要像我这样的人才算光荣”,她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毒辣,并以之为荣。这样一来,一个精神上完全脱离了男权社会束缚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她不再以男权社会定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不以男人的好恶来评价自己,她有自己的价值系统,能够以自己的标准衡量自身的价值,这样的美狄亚是一个敢爱敢恨,自尊自爱的女性形象。
但是,美狄亚最终不能实现现实上和精神上双重的独立。首先来看她反抗的方式。当克瑞翁要将其驱逐出境时,美狄亚利用了男权中心主义的观念,将女性置于顺从的低等地位,以仰视的姿态来哀求男权统治者,以满足其虚荣心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美狄亚决意报复后对伊阿宋采取的依然是以进为退的策略:“我自己未免太傻了……你可不要学我们这样脆弱,不要以傻报傻,请你原谅,我承认我从前很糊涂”,假意对男权表示屈服,承认男权文化的正确性,使得伊阿宋放松了警惕从而顺利地展开复仇计划。另外,与埃勾斯交换条件的过程中,美狄亚提出决定性的一句话是“我可以结束你无子的命运,凭我所精通的法术,使你生个儿子”,这一招正中埃勾斯的心事,利用子嗣在男权文化中的重要性促成埃勾斯答应了她的条件。可见,女性唯有对男权摆出妥协和认同的姿态,才能使反抗顺利进行下去。
综上所述,美狄亚最终仍无法实现完全的性别独立,但这并不会减弱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因为在争取两性平等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完全把两性对立起来,而《美狄亚》意义在于,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形象,让人看到了一个聪明果断、自尊自爱、坚强勇敢、敢爱敢恨的女性,这是文学史的一个进步。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