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脑中的时钟

2012-12-30 07:34:16方舟子
飞碟探索 2012年5期
关键词:格兰德漫长神经节

■ 方舟子

有过调整时差来观看世界杯足球赛经历的球迷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是一场比分悬殊、大局已定的比赛,最后的时刻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如果是一场旗鼓相当、比分相同或只差一个球的比赛,最后的一二分钟就会变得非常漫长。我们并不需要借助钟表才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我们体内似乎有一个时钟在替我们计时,只不过这台时钟并不很稳定,它的速度很容易受到情绪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首先对这个现象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哈德森·侯格兰德。1933年他在照顾患了流感发高烧的妻子时,注意到他即使只离开一小段时间,妻子也总是抱怨他去得太久。侯格兰德让妻子估计1分钟的时间有多长,自己则拿出秒表核对,37秒后,妻子说1分钟时间到了。而她的体温越高,则估计得越短。侯格兰德怀疑这是因为大脑内有一个内在时钟,体温的升高会让它的速度变快。

这个时钟不仅仅是受温度的影响,让实验对象聆听一连串“滴答”声或汽车喇叭声,使之处于紧张状态,也会有同样的效果。它还会受到药物的影响。如果我们训练动物让它们每隔固定的时间就按一下操作杆获取食物,然后给它们吃兴奋剂,它们估计的时间间隔就会变短;但是让它们吃镇静剂,时间间隔则变长。

通过对大脑活动进行扫描发现,实验对象在估计时间时,深藏在大脑皮质下的一组神经细胞团——基底神经节变得很活跃。一些神经生物学家认为那里可能与大脑内在的时钟有关,神经信号从额叶皮层传到基底神经节,从基底神经节经过中脑的黑质、纹状体,再传回额叶皮层组成回路,这样的一次信号传导相当于一次“滴答”,速度是每秒大约1米。也就是说,大脑时钟“滴答”一次大约相当于0.1秒。

在大脑中负责“时间信号”传递的化学物质可能是黑质细胞分泌的多巴胺。把老鼠大脑中分泌多巴胺的细胞除掉,它们就失去了每隔固定的时间按操作杆获取食物的能力,但是给它们补充类似多巴胺的物质,就能恢复该能力。那些能刺激多巴胺分泌的药物会使大脑时钟变快,抑制多巴胺分泌的药物则使时钟变慢。在发生重大事故,比如车祸的时候,大脑大量地分泌多巴胺,结果时间速度似乎变得非常快,几秒内发生的事就像几分钟那么漫长,在受害者看来眼前的一切就像是慢镜头。有些人的大脑时钟因为疾病或外伤遭到破坏,速度变得非常缓慢,世界就像中止了一样。给他们服用类似多巴胺的药物,可以让他们的时钟又开始运行,从凝固的世界中醒过来。

人在20多岁以后,多巴胺的分泌量开始逐渐下降,大脑时钟也走得越来越慢。实验表明,让20多岁的人估计3分钟的时间,误差在3秒以内,而让中年人和老年人来估计,则都要比实际时间长,60多岁的人估计的有的长达3分40秒。难怪有个说法:青年人的日子短而岁月长,老年人的岁月短而日子长。

物理时间的流逝速度是永恒不变的,但是心理时间——我们对时间的体验——却是受到体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的。我们注意力越集中,大脑时钟走得越快,心理时间就显得越漫长。比如我们首次去一个地方时,一路所见都是新奇的,大脑不停地接受新的信息刺激,时间似乎过得很慢;但是回程的情形就不那么新鲜了,感到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所以说,回程总觉得比较快。西方的一句谚语“捷径是最长的路”,也包含了同样的道理。首次走捷径时不断遇到的新刺激,反而让人感到特别漫长。

猜你喜欢
格兰德漫长神经节
椎神经节麻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Dolphin and her baby海豚和她的孩子
《漫长的余生》
牡丹(2022年19期)2022-10-14 09:07:02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TrainYour Brain For Better SleepWith 3 Expert Tips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下)
学生天地(2018年33期)2018-11-08 08:47:12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上)
学生天地(2018年30期)2018-10-17 01:33:46
落基山国家公园的夏日探险
旅游休闲(2016年7期)2016-11-02 20:27:27
漫长的冬季
小主人报(2016年2期)2016-02-28 2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