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了群众的恐慌,给相关行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媒体可以通过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心理援助和评价机制,完善媒体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结构等来提高媒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作用,促进社会生活和谐有序。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传播机制;组织结构
2011年9月,浙江宁海警方联合各地警方,破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涉及14个省份,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2名。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公共卫生事件给群众带来了恐慌,给相关行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提高媒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尽快恢复社会生活秩序,是每一个媒体人的重大课题。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传播机制
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需要靠媒体建立有效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机制来实现。新闻媒体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新的应对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潜伏期的预警机制。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它在很长时间内已经有了苗头。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应对,关系到事件发生、发展的状况,处理得好,就能够避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和蔓延;处理得不好,将会使小事件演变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应当规划和建立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报道备案、确认各种信息资源的可操作性、测试信息的传递渠道是否通畅,还要与其他相关单位和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同时要制订危机应急预案。一旦社会上出现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的卫生事件,在事件发生的初期,媒体就应当启动预警机制,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和预警功能,及时向政府和社会传递信息,以便政府和社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潜在的卫生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事件升级为大范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在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和发展时期,公众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慌,整个社会生活秩序也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媒体在这一时间应当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所谓快速反应机制,就是在危机爆发后,新闻媒体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组织开展各项新闻报道工作。它既是政府危机管理组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闻媒体在危机传播中最为重要的传播机制,是新闻媒体在危机爆发阶段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的具体体现。媒体及时、真实、准确、客观、全面地进行信息披露和解读,让公众及时获得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情况,同时应当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谣言进行澄清,教育公众正确对待公共卫生事件,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相信政府会通过努力处理好突发事件,尽快恢复社会生活秩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扩散期的沟通协调机制。在公共卫生事件扩散期,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事件也得到了初步控制或仍在发展蔓延中。因此,这一阶段,媒体应当将重点放在沟通协调上,建立多广度、全方位、多视角的沟通协调机制。一方面要利用专家和政府权威部门向公众科学地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对公众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让公众能够认识到该事件并不可怕,也是可以预防的。另一方面在舆论上进行引导和监督,发挥“社会排气阀”的作用,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营造一种积极乐观的舆论氛围,主动消除公众不良情绪,维护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痊愈期的心理援助和评价机制。当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整个社会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社会上关于事件本身的信息也逐渐减少,社会公众也走向“信息疲劳期”,这一时期被称为痊愈期。媒体可以通过发挥舆论领袖作用和进行议程设置等措施对公众实施心理援助,比如媒体可以开辟一些心理医生专栏,帮助公众治愈消极的心态;媒体应当主动建立事后反思机制,引导社会和政府总结经验教训,为可能发生的其他类似公共卫生事件筑起防范的大堤。同时,帮助公众反思事件,展开教育、普及报道,完善公众对事件的认识结构,让公众掌握科学防范和处置事件的知识,以避免事件再次发生或者在事件发生的初始阶段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完善媒体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机构
新闻媒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反应机制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预警监测部门、报道决策协调部门、技术保障部门和信息资源综合部门,要完善这些组织机构,发挥发现危机、处理危机、宣传报道事件、促进政府和公众沟通等重要的作用。
媒体与政府要建立良性互动和沟通机制。媒体应承担为公众提供发表言论的平台的责任,促进政府和公众的有效沟通。美国学者J·A·巴隆1967年提出,“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即“大众传媒接近权”。他认为,一般社会成员都应该享有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大众媒介向公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大众媒介作为政府系统和社会公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政府与媒体之间要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及时、全面、正确地向公众公开事件信息和政府决策。值得借鉴的是,在美国,卫生部门在很大程度上配合了新闻媒体的报道。美国法律规定美国公共卫生检疫机构可以授权一些媒体发布公共卫生信息。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除了每天发布新闻动态之外,每周还要举行2至3次新闻发布会,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专家在电视直播中接受全国新闻媒体的电话提问。在英国,政府就卫生部门在紧急反应中与媒体的合作作了专门的规定,规定卫生部门有义务及时、准确地向媒体提供信息,与媒体进行有效的合作,要求有关机构在平时就必须做好准备,把应对媒体作为紧急反应计划的一部分进行讨论和演习。
我国的新闻媒体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突发危机事件当中,要肩负起上情下达的重大责任,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及时传达政府的决策信息,正确引导社会大众舆论,防止公众被不正确的信息误导。同时,媒体作为广大群众的“发言人”,要及时将公众舆论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以便政府部署工作。当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人民群众有权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过程以及相关负责人进行责问且得到一个较明确的答复。新闻媒体面对社会舆论,要帮助民众合理宣泄情绪,通过多种方式反映民情、疏导民意,这也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事实依据。
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规模都比较大,需要新闻媒体从业者在紧急事件情况下具备迅捷反应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体从业者及时选择、处理和提供权威信息的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信息报道中不规范现象,因此,媒体可以通过结合编辑出版、新闻传播、广播电视学、计算机学、信息技术学等多学科知识对从业工作者进行专门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同时媒体也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工作奖惩机制,提高媒体工作者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媒体的公信力,使得媒体及从业人员能够肩负起为民众服务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要严把关,从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处理能力和处理力度三方面去把握:要有一个明确的判断能力的标准;要及时处理信息,及时发布有益信息和及时封堵有害信息;要把握好处理信息的“度”,不管是正面信息还是负面信息,都应以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为标准,把握好“度”,及时快捷处理。
(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