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是昨天,左辰在“人人”里面义愤填膺,因为被别人说成“那个90年的老女人”,没有人陪她一起伤感,我们只淡淡地开着玩笑:1890年的活100多岁的确不小了。
去年寒假,和丹丹一起逛步行街的夜市。音像店里传来周杰伦的《东风破》,已经好多年不听周杰伦了,可是丹丹却拉着我的手说怎么办啊,突然觉得特想哭。于是我们做了二十年来最矫情的一件事,每人买一串糖葫芦,坐在地下通道出口的台阶上,把那首歌默默听完。音乐结束的一刹那,人群扑面而来,我的眼泪也差一点掉下来。
印象中能记得的第一部动画片是《小蜜蜂》,回忆太过美好,于是念念不忘了很多年。因为爸妈严格限制看电视的时间,我看过的动画片非常有限。初中的一堂自习课,我们前后桌四个人突发奇想,决定唱各自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的主题曲,耳熟能详的有《狮子王》《黑猫警长》《美少女战士》《哆啦A梦》《灌篮高手》……他们脸上的快乐让我既感动又遗憾——原来自己的童年错过了那么多。可是当凌凌突然唱起那首再熟悉不过的“舒克舒克舒克舒克——开飞机的舒克”,心里就只剩下纯粹的开心,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快乐,是与最好的朋友分享最爱的动画片的主题曲。
高考结束的那年寒假,因为种种原因,在年前偷偷跑出去,一个人到陌生的地方去过春节。大年三十下午,在空荡荡的大街上找到一家小超市,买了面包和牛奶把肚子填饱,然后回到朋友的出租房。深夜三点,夜很静,窗外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居然调到一个台在放《舒克贝塔历险记》。贝塔在坦克的炮膛里装满花生米,踌躇满志地带着一腔雄心去征服世界。那一刻真的哭了,就像多年前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完《彼得·潘》,一个人泪流满面。哭完之后开机,打电话回家,跟妈妈说我很好。她没有发脾气,只是絮絮叨叨地说年夜饭的三个大鱼头都还给我留着,爸爸买了我最爱吃的猪蹄,正在上网研究食谱……妈妈坚信总有一天我会回家,就像小时候,玩到再晚也要回去吃饭,而她一直都在做的就是备好饭菜,等我一个人在外面累了,坚持不下去了,回到她身边。
上小学之后就没再看过动画片,三年级开始素质教育,各类课余辅导班铺天盖地。我也开始学画画,幸运的是因为很喜欢,一直坚持到现在。上初中的时候经历“非典”。那是一段很特殊的经历,除了半夜迷迷瞪瞪地被妈妈喊起来喝绿豆汤,除了从最开始觉得放假很开心到后来的不安和恐惧,许多人的人生也从此转折。
比如我,十多年来心甘情愿地自认是小脑欠发达手脚不协调的体育白痴,与骑自行车这种“高难度运动”无缘,在公交车成为“流动传染源”之后,终于踏上漫漫学车路。因为家住闹市区,我是在马路边学骑车的,与拥挤的车流隔一道绿化带,爸爸在后面扶着,一面疲于奔命,一面胆战心惊。在撞翻一个路边摊、四五回赌咒与这辆粉红色两轮生物势不两立之后,我终于哭哭啼啼地学会了骑车。就在那时候很多人爱了分了,我们家后面工地上成天在放阿杜的《坚持到底》。就在那时候,班里有女生托我买全套郭敬明的书,我也陆续看了很多外国流行小说,也就是在那时候,班里很多人(包括我),开始听一个小眼睛男生的歌,那个常常一边害羞一边耍酷的歌手,他的名字叫周杰伦。
考高中是最后一届估分填志愿,纠结很久之后,听爸爸的话(他是保守型思维),填了一所不太理想的学校。结果分数下来,足够上最好的重点高中。当时心情只是后悔和怨恨,真正的道理却是在很久以后才明白——想要的东西,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得到。那年暑假,最后一次买周杰伦的专辑《七里香》,磁带版。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的,其实只有那张《叶惠美》,此后再也没有完整地听过他的专辑。不知道是因为美好的事物不能长久,还是我的心不够专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空虚。
我跟丹丹讨论这一切,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我已经老了,我的心理年龄是历经沧桑的四十二岁。那时候丹丹偷偷恋爱了,对象是星座书上跟她最配的很帅的射手座。
记忆犹新的是高中开学前的军训。一个人带着妈妈给我准备的三只大小不同的塑料盆、几大卷面巾纸、一星期不去饭堂都饿不死的零食,以及一系列大包小包从大巴车上下来,手臂骤然拉长十厘米,没有人表示关心,更没有人帮忙。把行李连拖带拽搬进寝室,挑了墙角的上铺,然后摆出一副大小姐不可一世的样子,抱定“不想做的干嘛要做,没必要说话干嘛要说”的思维逻辑一路走到黑。一晚上被蚊子叮了三十多个包不知向谁诉苦。军训结束,同宿舍人的名字都叫不全。其实很多时候的不开心是自己造成的,明明改变一下就会对他人有利,对自己无损,却偏要固执地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划地为牢。
高中时代的同桌基本都为男性。其中一个自大狂,不可否认,他打篮球的确很棒,课间在球场上一定会被围观,据说连校花都对他芳心暗许。他常常满头大汗一脸得意地问我有没有帮他数总共进了几个球。每当这时,我都会打开窗户,然后很严肃地告诉他,臭死了,离我远点儿。有一个同桌和我同姓,永远顶着乱糟糟的鸡窝头,在空荡荡的图书馆弯着腰找郑渊洁童话的样子特别可爱。还有一个同桌,爸爸是嫦娥一号的设计师,来我们学校做过报告。在电视上,全校观摩,大叔穿着威武的军装,敬礼的姿势特帅。之后班主任顺便分析了一道有关天体运动的高考题,他却在一旁很淡定地翻一本娱乐杂志。他没有继承爸爸的天才,成天抱着一本绿壳子的《超越重点线》被我嘲笑。他喜欢粉红色,还收集了与S.H.E有关的一切,比如专辑、海报、纪念品。而且所有的专辑(包括磁带版和CD版)各买两份,一份听,一份用来收藏。从她们出道他喜欢了很多年,他从不说最喜欢其中哪一个,理由是怕影响团结。他是我高中生涯的最后一个同桌,高考前拿来黑色的本子和白色荧光笔让我写纪念册,说等将来升值。我也终于有机会真诚而不那么突兀地告诉他:虽然一直嘲笑你,但我一直很羡慕你。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在自己还能无条件全心全意地喜欢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珍惜。
然后就上大学了。带着高考憋屈的后遗症,花了两个月去研究大学城错综复杂的路和校园里名目繁杂的公交站牌。天气又闷又热,不想说话,每天也不知道要干嘛,随随便便参加了一个魔术协会,因为手小就只能变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小把戏,连自己都觉得无聊。
开学很长一段时间都恍恍惚惚加各种不顺心。专业学得郁闷,宿舍关系不好,最大的宽慰是在网上向丹丹诉苦。彼时丹丹毅然和帅男友分道扬镳,南下去传说中的毛坦场中学读高四。我们两枚怨女常常隔着电脑屏幕和几千米的距离相对无言,然后哭,再彼此鼓励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于是我们寝室的人纷纷侧目满脸黑线统统无语。前几个月去车站接新生,学长说你们九零后的有共同语言。当年是他来接我的,一路帮我拎包,排队报名,带我找宿舍和食堂。跟别人吵架哭哭啼啼地拿起电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每一次看到他就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成长。
我们这一代人,一路走来,被冠上“非主流”“脑残”等坏标签,仿佛是倒立行走的异类。可是我们不在意,九零后最不在意的就是别人的眼光,哪怕是歧途也要自己走一遭。我们甚至不在意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遇到不公也很少抱怨,从妈妈说“不能跟陌生人说话”的那一刻,我们就已默认了这个社会不够完美。
我们常常一堆人聚在一起,大多时候却是一人一部手机,各玩各的。QQ隐身,也很少在群里发言。同学聚会必修的两个项目是吃饭和KTV,背着大大的双肩包,穿上喜欢的匡威鞋,外带几十块零钱就能出门蹦跶一天。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该怎么做老师的乖学生爸妈的好孩子,可是某天站在喧嚣的人群中却发现不论快乐悲伤黑夜白昼其实从来都只有自己一个人,那些曾经以为会一辈子陪在身边的朋友,某年某月就全都消失不见了。
越来越多比我们小的后辈已经成了奥运冠军,跟家在农村的同学聊天,她说自己的妹妹都有小孩了。承载我们这代人太多美好回忆的四大名著被翻拍了,网络上开始流行《哈利·波特》十年纪念版视频。丹丹终于考上心仪的大学,在兰州,经历了一年“军事化管理”的她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当她平静地说起希望毕业后可以留校教书过安稳的生活,电话这头的我一瞬间恍如隔世,原来当年那个和樱桃小丸子一个发型、物理课用来看漫画的小女孩已经不知去了哪里。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带走了曾经的纯真和一起流浪的梦想,好吧我承认,90后的我们也正偷偷老去……
最近很少再关注网络上的小道消息,宁愿看《新闻联播》,听几十年如一日抑扬顿挫的片头曲。我多么希望有人能够告诉我,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留恋的,哪怕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
因为,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渴望温暖。
写下这篇文章是想特别送给丹丹。虽然二十岁生日之后就开始奔三了,但是过生日不许不开心哦,被小朋友称作阿姨有什么大不了呢?况且,咱们这群狐朋狗友不是陪你一起变老么?
希望你开开心心的,希望我们大家都开开心心的。
发稿/田俊 tian1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