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框题“探究活动”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2012-12-29 00:00:00董旺森陈砚堂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2年9期


  “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难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出现了重大变化,每个框题之中设置了数量不等的“探究活动”,每个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综合探究”。本文对框题“探究活动”教学进行辩证分析,并针对种种误区提出主题探究法,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一、辩证分析“探究活动”教学
  思想政治教材框题中的“正文”由仿宋字和宋体字组成。仿宋字部分的“探究活动”由情境和问题构成,是学习学科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探究学习的重要路径。宋体字部分,对学科知识作规范性表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两部分作为学习的主体内容,在呈现方式上虽有所区别,但使“探究活动”和学科知识在内容上密切相关、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因此,从整体上把握“正文”,力求情境、问题和知识三者的匹配性,是分析和实施框题“探究活动”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在情境、问题和知识方面,有人提出了问题教学法等合理观点,但也存在以下误区:(1)奉行“去情境化”,“裸露”地讲授知识;过于强调“二次开发”,教材利用不充分;新设置的情境繁杂臃肿,质量低下。(2)问题设置的针对性、概括性、逻辑性、开放性、生成性不足。(3)平均用力,不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探究,导致探究过程泛化。例如,有人在设计《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的教学时,准备了“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曾经的困惑”这一材料。该情境比较典型,可惜材料和问题的字数达到600字,有些臃肿,问题的准确性、探究性也值得商榷,课本资源利用不充分。
  在主题方面,有人提出了主题式案例教学法,主张一例到底、一以贯之,但是存在以下不足:主题不集中,情境、问题和知识等要素的匹配性不足;静态地看待主题,没有将“探究”动态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活动方式单一,探究过程肤浅。例如,有人在设计《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的教学时,围绕“一对异国情侣在中国的文化体验”这一主题,设置了1个导语、6个情境和9个问题,共约1200字,个个知识要进行探究,这是作者所谓的“巧”设案例吗?这种违背简约化原则的主题,会使学生深陷“文字泥潭”,阻滞了思维运动,影响了探究效果。
  在评价方面,对高考探究题的命制和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关于框题“探究活动”教学的评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关于主题及其组成要素、探究方式的评价标准有待细化,教师的探究教学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二、教学对策:主题探究法
  针对框题“探究活动”教学的特点,为走出上述误区,笔者认为应主要采取“主题探究法”。这种方法,把框题中的情境、问题和知识整合、提炼为一个集中、简约的主题(小课题),通过互动探究,引导学生亲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过程,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它追求理论逻辑、生活逻辑与认知逻辑(教学逻辑)的统一,具有教学资源整合化、框题内容主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等鲜明的特征。
  1.教学设计:立足教材,提炼主题
  在教学中,我们应“丰富、拓展课程资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但同时要注意“最主要的资源是思想政治教科书”[1]。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既要立足教材、激活教材,又要超越教材。
  立足教材、激活教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教材承载着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着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背景下教材的权威地位并没有改变;从情境、问题与知识的匹配程度上来说,教材仍是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与教师进行探究教学的最好指南。质量低下的“二次开发”,浪费了教材资源,增加了教学内容,使原本有限的课时更为紧张,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研读教材,深入地思考情境、问题和知识及其关系,知道不同的“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明确“探究活动”的操作建议和注意事项。
  超越教材、提炼主题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如果框题中有合适的“探究活动”,那么可以把它和知识整合为一个主题直接使用。如果没有合适的“探究活动”,那么可对“探究活动”进行修改和完善,或者引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案例和问题,整合和提炼出一个新的主题。在修改、完善和引用素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什么情境都要用探究来剖析,不是什么问题都要用探究来解决,不是什么知识都要通过探究来掌握。只有根据学情,注意情境、问题和知识的匹配性,设置集约化、能够体现课程性质的主题,才有利于学生通过互动探究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实现探究教学的独特价值。
  例如,《经济生活》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共设置了三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正确理解公平”,让学生理解“公平”这一知识点,不宜作为探究主题;第二个“某公司的收入分配现状”,让学生理解初次分配不公平会给公司和职工带来不利影响;第三个“公司效益的变化”,让学生理解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这两个“探究活动”都强调了初次分配公平与否对公司的影响,但第三个“探究活动”的情境信息丰富,问题探究性强,链接着“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主干知识,具有很高的探究价值,可以把它整合为“从公司效益的变化看收入分配的公平”这一主题。实践证明,正确认识教材这一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提炼具有整合意义的主题,对于减少探究教学误区、提高课堂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课堂实施:注重过程,互动探究
  围绕问题,剖析情境,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问题”往往被视为探究学习的核心。问题是一粒种子,包含着情境、角度、知识等重要“基因”。首先应从材料范围、设问角度、知识范围等方面审清问题;其次要带着问题剖析情境,研读知识,寻找情境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努力把知识学习和在复杂情境中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多样互动,加强引导,在活动中提高探究实效。探究之路,崎岖坎坷,曲折难行。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互动空间和交流机会,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讨论、问答、展示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经历探究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探究是一种创新性的认识活动[2]。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求新,大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批判性思维等创新特质。斯坦豪斯认为:“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问题与发展能力的过程。”老师要加强引导,保证探究学习的方向性与有效性,与学生一起在探究中共享寻曲探幽之趣、追问思辨之乐。
  例如,在“从公司效益的变化看收入分配的公平”这一主题探究教学中,针对“该公司经济效益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笔者按以下程序引导学生探究:(1)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2)老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发现学生不能深入地剖析问题、研读情境,于是用“变式”的方法提出以下问题:公司的经济效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学生再次经过思考和讨论,认为公司效益出现了从低到高的变化,“公司收入分配由不公平到公平”是引起效益变化的原因,归纳出“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这一结论,并提出“如何理解效益和效率”这个新问题。该案例表明,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和活力,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习充满了挑战和智慧。
  3.评价标准:基于探究,促进发展
  评价是导向,评价是引领。科学的评价如一个杠杆,能够“撬动”学生积极探究、有效学习。但是,目前还缺少针对“探究活动”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引导教师科学地开发教材资源,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探究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必要建立“以评促探”、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标准。在运用主题探究法时,笔者建议按以下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主题探究法为框题“探究活动”教学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策略。如何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完善相关的评价标准,充分保障和落实学生的“探究权”,有待大家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