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圣手陈彦衡

2012-12-29 00:00:00谢美生
当代人 2012年2期


  陈彦衡,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籍贯四川宜宾,而大半生的生活阅历却与直隶(今河北省)紧密相连。
  陈彦衡少年时思想开明,对科举的八股文不上心,却非常喜爱读韩愈、柳宗元和苏东坡的文章,因此他虽然得以考中秀才,却未能考中举人。陈彦衡的父亲陈芸笙任山东胶州知府,设法将陈彦衡以官员子弟身份送入国子监,成为了国学生员。国学生员也可任官职而进入仕途。经父亲陈芸笙多方通融,陈彦衡以国学生员的身份被专管官员升降的吏部分配到云南罗平州任知州。虽然陈彦衡经父亲苦心“曲线”得以进入仕途,却没去云南罗平州上任知州,而在保定的直隶总督署候补知县。知州为一州统辖数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品级为五品,而知县为掌一县的行政长官,品级为七品。官级相差两级,而且陈彦衡在直隶总督署还是个候补知县。这是为什么呢?陈彦衡自有他的想法。
  陈彦衡本来就对官场仕途不感兴趣,而对音乐特别喜爱,且悟性极高,先学七弦琴,受到山东七弦琴高手金子纯的亲授,造诣高深:后又对京胡产生兴趣,特别是对当时轰动一时被称为“伶界大王”的京剧老生谭鑫培的唱腔到了痴迷的状态。北京为京剧的发祥地,谭鑫培和一些京剧名家长期在北京的舞台上演出。为了能经常观看谭鑫培的戏,陈彦衡不愿去离北京甚远的云南罗平州。
  当时,正值以演唱二黄调为主的安徽的徽调,和以演唱西皮腔为主的湖北汉调在北京艺坛崛起,完成了“皮黄”两种声腔脱胎换骨的嬗变,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集当时京剧老生众家之长,苦心钻研,创造了玲珑精致、神韵无穷的谭派唱腔,尤受观众欢迎。时有“无谭不成戏,无腔不学谭”之说,有“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卅载轰如雷”之声誉。在直隶总督署候补知县的陈彦衡心思根本不在官场仕途上,整日拉着京胡,哼唱谭鑫培那清醇味厚的唱腔。
  恰巧,当时的直隶总督杨士骧大人也嗜爱京剧,不仅杨士骧嗜爱京剧,他的儿子杨梧山和侄儿杨晴川也同样嗜爱京剧。陈彦衡时常拉着京胡和杨梧山、杨晴川一起研究谭鑫培唱腔的发声,琢磨谭鑫培唱腔韵味,可谓是如醉如痴。也不知是这位直隶总督大人杨士骧见陈彦衡心不在仕途,不是当知县的材料,还是嗜爱京剧的直隶总督杨士骧看陈彦衡拉得一手好京胡,谭鑫培的唱腔也唱得地道而对谭腔还颇有见地,有意留在身边以共同引吭唱谭鑫培的唱腔,他没给陈彦衡补知县缺,而叫他留在直隶总督署作了文案工作,负责处理日常的文字或文件工作。自同治九年(1870年),清政府命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后,为了通商、洋务和海防等事宜,直隶总督改为冬令封河后在省城保定办公,春融开冻后在天津办公。这样身为文案的陈彦衡也随杨士骧往来于保定、天津。当时谭鑫培经常在北京大栅栏的中和戏院演戏。保定和天津都距北京较近,而且交通也较方便,因此,陈彦衡只要听说谭鑫培有演出,便设法抽暇从保定或天津赶到北京,买票坐在中和戏院的池座全神贯注地观看谭鑫培的戏。
  当时,为谭鑫培拉京胡伴奏的琴师是梅雨田。他的京胡运弓有力,指法谙练,托腔严谨,长期为谭鑫培伴奏,相得益彰,珠联璧合。陈彦衡仔细听谭鑫培的唱腔,听梅雨田的京胡伴奏,一字一句地琢磨旋律,揣摩韵味,颇有贾岛苦吟的劲头。陈彦衡在戏院看完戏,回到住DtOrbpDK68INRzY402PRfAJ0pOa0YZ15DZnNaJfDZ40=的旅馆后,或将谭鑫培唱腔旋律谱出记录下,或把梅雨田为谭鑫培京胡伴奏的感悟记下。
  陈彦衡之所以能从保定或天津去北京中和戏院观看谭鑫培的戏,当然得益于直隶总督大人杨士骧给予方便。只是这直隶总督杨士骧在宣统元年(1909年)五月,突患中风。一命呜呼死在任上。没有了杨士骧这样嗜爱京剧的总督大人,陈彦衡也就不好如以前那样方便观看谭鑫培的戏,研究谭鑫培的唱腔了。陈彦衡的父亲爱子心切,见儿子陈彦衡对谭鑫培的戏痴迷得如醉如狂,便从山东济南迁居到北京,在西四牌楼受壁胡同买了一处房子,叫陈彦衡住到北京,以便于专心研究谭鑫培的唱腔和梅雨田的京胡伴奏。
  陈彦衡到北京后,先是结识了长时间为谭鑫培拉京胡的琴师梅雨田。陈彦衡与梅雨田二位切磋琴艺,大有惺惺惜惺惺,相见恨晚之感。陈彦衡称赞梅雨田的琴艺“刚健而未尝失之粗豪,绵密而不流于纤巧”。梅雨田用一个“秀”字来概括陈彦衡的高超琴艺。一次,陈彦衡为谭鑫培拉京胡吊嗓,由于陈彦衡长时间仔细听谭鑫培的唱腔,一字一句地琢磨旋律,揣摩韵味,因此,对谭鑫培的伴奏是那样绵密大方,水乳相融。谭鑫培对陈彦衡高超的伴奏既惊奇又佩服,二人谈及音律,更是投机,从此,谭鑫培演出时经常用陈彦衡操琴。
  陈彦衡以高超的琴艺被人称为“京胡圣手”,同时也被公认为是对“谭派”艺术研究造诣深厚的人。陈彦衡唱谭腔能乱真,深谙谭腔的发声和运腔,且为谭腔京胡伴奏更是丝丝入扣,神韵昂然。所以一些学“谭派”艺术取得巨大成就,并卓然自成一派的代表人物在正式拜谭鑫培前及后,都曾受陈彦衡的教诲。
  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余叔岩,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于北京,是四大微班之一春台班台柱老生余三胜的孙子,幼年学戏,并以“小余三胜”艺名演出。谭鑫培彪炳艺坛,余叔岩想拜谭鑫培为师,可是谭鑫培不轻易收徒。
  余叔岩的岳父陈德霖为京剧著名旦角演员,他清楚谭鑫培不轻易收徒,也深知陈彦衡对“谭派”艺术研究造诣的卓越,唱谭腔能乱真。1909年,陈德霖带余叔岩向陈彦衡学“谭派”唱腔。从此,余叔岩天天大清早去西四牌楼受壁胡同陈彦衡的家中上课。陈彦衡先哼唱教余叔岩“谭派”唱腔,然后拉胡琴为他伴奏教唱,每天足足3个小时。
  其时的余叔岩刚倒仓后(青春期变声)时间不长,陈彦衡不仅为他教授“谭派”唱腔,还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为他用胡琴吊嗓,以便使余叔岩逐步恢复嗓音。据陈彦衡的学生、长期任梅兰芳秘书的许姬传说:“彦老觉得他(余叔岩)天分极高,不但唱腔一学就会,对于出字收音、吞吐劲头都恰到好处,因此非常喜爱教他,对他情同子侄一般。”
  陈彦衡为余叔岩操琴,并介绍他参加堂会演出。这样,余叔岩的名字逐渐引起社会上的关注。陈彦衡先后教授了余叔岩《碰碑》、《琼林宴》、《打棍出箱》、《战太平》等大约28出“谭派”戏。后来,余叔岩得以拜谭鑫培为师,谭鑫培艺不传人,只教了余叔岩一出《空城计》戏,还不是戏中的主角诸葛亮,而是被诸葛亮责打740军棍的将军王平。其时,陈彦衡还时常指点余叔岩。名义上说谭鑫培是余叔岩的师傅,而真正教授余叔岩“谭派”戏的却应该是陈彦衡。
  陈彦衡不仅倾心相教余叔岩“谭派”戏,还尽力关照余叔岩。1920年8月,余叔岩第一次去上海演出,陈彦衡嘱托在上海的好友罗亮生务必设法关照余叔岩,余叔岩这第一次赴上海演出一个月,盛况空前,一炮打红。
  后来,余叔岩在“谭派”基础上发展刨成唱做并重、文武兼长、善于以唱腔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余派”艺术,成为遐迩闻名的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陈彦衡。
  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另一位言菊朋也曾拜陈彦衡学艺。言菊朋出自官宦世家,他也在清廷蒙藏院(掌管蒙古、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事物的机关)任职,进入民国后,在财政部充任科员。言菊朋酷爱京剧,喜爱“谭派”艺术,简直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谭鑫培只要有演出,无论是商业演出还是堂会演出,他必设法去观看。言菊朋想拜谭鑫培为师,可谭鑫培不收。
  谭鑫培演出时经常用陈彦衡操琴,言菊朋遂想拜熟谙谭派艺术的陈彦衡为师。可巧,在一次堂会演出中,言菊朋和陈彦衡都参加了,言菊朋演唱,陈彦衡为他操琴。二人一见如故,言菊朋激动地与陈彦衡订了师生之盟。
  陈彦衡教授了言菊朋3年,使言菊朋基本撑握了“谭派”唱腔技巧。从此,言菊朋每参加堂会演出,都是陈彦衡为他操琴,言菊朋渐以“谭派”传人闻名。陈彦衡还按谭派路子,将谭鑫培未曾演出过的戏诸如《取帅印》、《法场换子》等根据言菊朋的嗓音和演唱特点,化谱创新腔。言菊朋演出后,大受观众欢迎。这些经陈彦衡设计的唱腔音韵准确,板眼运用灵活,曲调生动传情,为日后言菊朋成为专业演员和“言派”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3年,言菊朋“下海”为专业演员与梅兰芳合作到上海演出,陈彦衡为言菊朋操琴。头三天的“打炮戏”有梅兰芳与言菊朋合演的《南天门》戏。言菊朋饰演剧中曹福,梅兰芳饰演玉姐。这是一出生旦并重的戏,戏中曹福与玉姐对唱,由慢转快,或由快转慢,难度很大。陈彦衡出神入化的京胡伴奏为言菊朋和梅兰芳的演唱衬托得宜,疾徐适度,台下掌声此起彼伏,异常热烈。
  陈彦衡对京剧旦角的唱腔也颇有研究。他对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多有帮助。陈彦衡比梅兰芳年长30岁,为忘年交。梅兰芳在他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说:“陈彦衡先生常到我家,我和他研究旦角的唱腔。他是主张革新的,对我说腔无所谓新旧,悦耳为上。歌唱音乐结构第一,如同作文,写字,绘画,讲究布局、章法……”
  陈彦衡为梅兰芳修改他演出的《玉堂春》中苏三的唱腔,并为他操琴伴奏。对陈彦衡的伴奏,梅兰芳赞赏地说:“托得绵密大方,唱起来又省劲,又舒服。”梅兰芳演出《武昭关》戏,饰演戏中的马昭仪。陈彦衡教唱梅兰芳饰演的马昭仪一段[二黄慢板]唱腔,突出马昭仪哀感凄楚、流离颠沛的感情。梅兰芳演出时,陈彦衡有意坐在台下观众席中看戏听观众反映,当他看观众为梅兰芳演唱的这段[二黄慢板]鼓掌叫好时,脸上不禁为后生取得艺术的进步而露出笑容。
  陈彦衡一生坚持不“下海”当专业琴师,却对京剧艺术的研究锲而不舍。他培养指导了众多年轻名琴师,其中为梅兰芳伴奏近30年的琴师王少卿就是陈彦衡的学生。先后为著名京剧老生马连良、杨宝森、言菊朋京胡伴奏的著名琴师杨宝忠也是陈彦衡的学生,另外,他得意的学生许姬为著名京剧“梅派(兰芳)”艺术研究家。另一位得意学生徐慕云是蜚声戏剧领域的戏曲史论研究家、剧评家、戏曲教育家。陈彦衡的儿子陈富年为著名京剧旦角演员,与音乐家郑隐飞合作完成了根据陈彦衡《燕台菊粹》所订工尺谱整理为简谱的《谭鑫培唱腔集》1至3辑(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1933年,陈彦衡这位在中国京剧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的京剧音乐家、研究家、京胡圣手、琴票巨擘在成都病逝。
  (责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