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浮世绘

2012-12-29 00:00:00张杰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32期


  没想到我们还能活着上岛。”西沙永兴岛的招待所里,某记者以这样的感慨作为报道的开头。整整一个晚上,他与同伴在汪洋中颠簸了十多个小时,半夜起来吐了无数次,“胆汁都吐出来了。”
  晕船是永兴岛赐给初来者的“见面礼”。对于常年奔波在海上的西沙渔民来说,这样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放暑假了,爸妈带我们来这里玩。”永兴岛上惟一的村庄永兴村里,5岁的黄小乐与妹妹黄雨颠簸十多小时,从海南岛文昌市来到这里,跟在此打渔为生的父母过暑假。她们在岛上见证了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三沙市正式成立。
  这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最年轻的地级市,首府设在永兴岛。这里生活用品充足、通讯方便、网络通畅,超市、银行、邮局、食堂、KTV休闲吧等一应俱全,初来者往往大感意外。
  45岁的广东梅县人陈慧,是永兴岛上惟一的休闲驿站——飞鱼郡的老板。1998年第一次上岛至今,她算是个老西沙了。这些天,岛上的人越来越多,她的驿站愈发忙起来。她不断向各路媒体讲述自己与永兴岛的不解之缘。
  “以前在这里,要买一根钉子,都能把人愁死。”陈慧回忆往昔,以前一个月只有一趟船回海南。岛上不仅高温,还高湿,更可怕的是高盐,电器的腐蚀性很强,店里设备需要经常更换,成本很高,生意几近亏本。但是岛上居民淳朴、景色醉人,她爱得欲罢不能。于是,这家祖国最南端的休闲驿站,一直扮演着岛民夜生活精神食粮的角色。
  这几天,永兴岛越来越热闹,热带风暴“韦森特”也驾着风雨雷电来凑热闹。风雨中,人们都在忙碌着。白天,工作人员冒雨颠簸在各个小岛,组织三沙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夜里,办公大楼里灯火闪烁,办公大楼外庆典活动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
  7月24日上午,永兴岛人头攒动,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这个地级市地处祖国最南端,正式建立了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警备区等机构。与此同时,成立于1959年的西南中沙工作委员会结束了使命。
  红色的拱门上写着“热烈祝贺三沙市成立”。红色的气球悬在空中。南海还不平静,波涛依然汹涌,但风雨过后,太阳冲破云层,金色光芒辉映着万顷碧波,温暖弥漫永兴岛的每个角落。
  “设立三沙市是维护我国南海权益的重大举措,彰显我国在南海的行政管辖一脉相承,它将使我国在南海斗争中掌握主动权,在南海法理维权上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说。
  “这是个大喜讯。我听到时,高兴得跳起来,这是老西沙人一代又一代的梦想。”西南中沙工委第八任书记徐天仁感慨万千。
  据相关部门透露,三沙旅游作为先行开发产业,正在“倒计时”推进,“海口市至三沙市的邮轮游,最快将于今年底开通。”
  永兴岛渔民符载畴充满期待:“外地游客来了,鱼就更好卖了。”这位50岁的汉子,来自海南岛万宁市,带着永兴村的159名村民,在南海打渔为生,也不时以渔民的独特身份捍卫祖国的海疆。
  从一个办事处升格为地级市,三沙市有望弥补南海行政建制与管辖、资源开发与保护等诸多“短板”,掀开我国南海维权和开发的历史新篇章。
  “等你们以后学习历史,会有三沙市成立这一课的,你们亲眼见证了,要好好记住这一刻。”父母专门带着黄小乐与黄雨前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站在休闲驿站招牌旁边,陈慧默默注视着庆典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国旗徐徐升起,全场高唱国歌,她的眼睛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