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玛卿雪山亦称玛积雪山坐落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洲境内,系东昆仑山支尾段,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是雪域高原上的一座著名雪山,它和西藏的冈仁波钦、云南的梅里雪山、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四大神山”。这一次我们的阿尼玛卿之行可以说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转山之旅,而是要在陈坤的带领下通过十天九夜的禁语之行来审视自己的内心,用行走去获得内心的力量。
在这次行走之中,其中作为心灵建设项目,陈坤此次从全国甄选了20位志愿者,这些从上千名报名者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会被送到国家户外训练中心参加一系列的户外培训,包括一些必要的求生知识和装备的使用,在行走阿尼玛卿山十天九夜结束行走后,这些行走志愿者将在青海五所学校完成半年以上的支教。
用行走去静观内心 2012年8月23日,“行走的力量”第二季“观·心 青海”的活动正式进入10天徒步心灵之行。团队共八十余人将在未来的10天环阿尼玛卿山行走,全程共计十天九夜,行程共计一百八十余公里。在之前的出发仪式上,发起人陈坤与志愿者们“誓师”:“体力不足毅力补,一定用最大的意志力走完全程。”首次行走始于2010年。那一年,陈坤自立门户,成立东申童画(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整个团队不到10人。但陈坤首先启动的不是影视拍摄,而是公益活动。了解陈坤的过去,便可追溯其发起公益行走的渊源。多年前,陈坤还只是电影学院靠打工交学费的学生时,为了省下10元钱的士费,每天在酒吧驻唱结束后,他都选择走着回学校。那时的京城之夜,比现在暗,也比现在安静。夜里独自长时间行走,会让陈坤内心安宁—这就是他后来发起“行走的力量”的缘由。
“我只是希望人们能积极地从单调的生活走出去,在行走中获取正面能量,并将能量传给他人。这种最简单的方式,可以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理念,从而净化心灵。”陈坤说。醉心于行走带来的改变,让他一心一意想要推广这种方式。
8月23日,海拔2295~4020M 载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大巴缓缓从西宁桑珠国际青年旅社出发,前往本次徒步的第一站露营地,途中美景不断映入眼帘,从纷繁复杂的城市来到荒野之中,整个队伍很是兴奋,但随着海拔的升高,这次的徒步协作告诉大家不要做过多剧烈的运动,以免产生高原反应,四个小时后客车开下了主车道,我们开始向着阿尼玛卿山区的纵深方向前进,远处阿尼玛卿雪山的山峰也依稀可以看到,远处的天空中有秃鹫展开它那硕大的翅膀翱翔着,高原鼠兔在草甸上忙碌,有的则探着头观察着我们。当到达营地之时气温明显比西宁低了很多,大家急忙穿好Columbia为此行准备的冲锋衣和抓绒,下车去体验这里高原的风光。以90后居多的志愿者很多更是第一次到达这么偏远的区域。
在营地稍作休息之后,大家从货车上卸下了这次徒步全程的一些厨具和帐篷,并开始搭建,协作开始向大家教授使用Mountain Hardwear这种大型帐篷的方法,这么大的帐篷以前很少用到,对于我们要搭建的这个帐篷大家都没有底气,而且我们在短暂的学习之后,需要赶快搭建起来,因为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快下山了,气温骤降大家都得抓紧时间。志愿者分头行动起来,在大家的紧密配合下一顶顶帐篷搭建了起来,这样大家都可以有一个御寒休息的地方。
高原纵然是美丽的但有的时候高原也有让人无法适应的地方,首先在高海拔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骤然减少,较低的温度也不适合大型的阔叶林生长,在3500~4000米海拔的区域我们只能看到一些高山草甸,这些因素使长期在低海拔生活的人难以适应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
8月24日,海拔4100M,路程15KM 因为第一天是适应性的行走,经过十五公里的行程,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很早便到达了营地,在协作带领志愿者做了一下身体的拉伸之后,陈坤在大家休息之余还不忘和大家一起交流自己打坐静心的一些方法,在黄昏的余晖之中,大家端坐在一起享受在大山之中的清新空气和阳光照在脸庞的温暖,身边各种植物在微风中摇曳,大家尽情享受着这一刻。
8月25日,海拔4500M,路程20.5KM 当我走出帐篷之时,清晨阳光透过云层的空隙像一把利剑一般射向大地,各种鸟类开始在帐篷周围鸣叫,虽说这里是高原,鸟类种类还是非常的多,据当地的旅游局局长介绍,每年都会有一些到阿尼玛卿山区考察各种鸟类的爱好者以及鸟类学家,可见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是多么的丰富,植物动物以及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个极其完美的生态长卷。太阳的光照在帐篷上发出星星点点的光芒,原来是帐篷经过一夜之后,上面凝结了很多的冰晶和霜,在Mountain Hardwear帐篷和睡袋保护下的我们却不知,在夜晚的阿尼玛卿山区究竟有多低的温度。
今天的难点是要翻越一个海拔4700米的垭口,会考验到我们行走的耐力,而且身体现在是否能适应4700米这样的一个海拔高度也是一个极大的未知数。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们出发了,一路上我都走得很快,这样巨大的运动量使得你的身体会剧烈出汗,因为在海拔升高的期间你很难直接敞开衣服,所以这对于衣服的透气性就有很高的要求,但是这次令我喜出望外的是衣服的内侧居然依然很干爽,那说明Columbia的双层夹克除了良好的防水性能以外,透气性能依然是相当的突出!
随着海拔的升高,走在我们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在行走了,当快上升到4700米的垭口的时候,步伐越发沉重了许多,此时只能稍微休息一下,拿出泡腾片补充一些电解质再继续上路,就这样断断续续坚持两三公里才慢慢调整过来,还好自己一路上没有任何高原反应,就是喘得比较厉害。当垭口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壮丽的阿尼玛卿的主峰与风马旗相互映衬显得尤为壮观。而阿尼玛卿山峦之下的冰舌,正是孕育了几千万年的巨大冰川,在当地旅游局长索南的带领下,我们一步一掠地来到了冰川的下面,冰川巨大的冰块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以及我们人类的渺小,在自然界中冰川堪称淡水仓库,对于周围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索局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不好的消息,由于气候变暖,这里的冰川已经在10年间向后退了几十米。
8月26日~27日,海拔3800~3900M,路程47KM 经24日和25日两天在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近35公里徒步,到达了全程中惟一一个可以中途下撤返回西宁的下撤点。由于夜晚住宿的海拔在4300米左右,有几位志愿者以及工作人员身体都出现了不适的状况,大家都想自己能够坚持下来,但是工作人员总结了两天来队员的身体状况和表现,决定遣返四位有不同高原反应或出现感冒症状的女生,结果遭遇了队员们的“抵死不从”,誓要与队伍共进退。其中一位志愿者曲成琳表示:“25日的行走我是走在最后一个,走到一半爬垭口的时候我已经撑不住了,胸闷缺氧。但是想着不能掉队,后面一半其实就是靠意志力走下来的,当时脑子里只有脚和呼吸。我觉得自己走完全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每天都像这样走在最后一个,好像会给团队带来困扰。”为此,陈坤只好针对每位志愿者的情况一一劝说这四位志愿者。“你们能来参加这个项目,并且愿意在结束后去支教半年,已经值得我敬佩。重要的不是这10天,而是后面的六个月。我希望你们哪怕是行走一天或两天,也能把行走中得到的精神力量带到之后的工作中去。我不能带着你们冒险,用你们的生命或者用队伍的安全冒险。有时候,后退也是一种成功。”最后包括四位志愿者在内的28名队员在8月26日下撤。下撤前,这28位队员在“行走的力量”大旗上签名,由剩余队员带着他们的信念和祝愿走完全程。
经过几天的行程,越往纵深穿越,遇到的难度就越大,这个难度主要是来自于后面的挑战,来自于冰川融水,从阿尼玛卿山脉流出的水夹杂着石灰岩的粉末从山上直泻而下,而这些湍急的河流恰好切断了我们整个大部队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渡过这些江水才有可能继续前行。而其中的难度主要在于这些河流未经探知,且异常湍急
,稍不注意就可能摔倒在其中,这就可能给队员的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而有的时候一天更是可以遇到多达五次过河,这个时候协作队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协作队员和男志愿者都负责起了背女生过河的任务,切实当起了护花使者。即便在拍摄《龙门飞甲》时膝盖受伤的陈坤,也仍拿出领路人的气势,数度背女志愿者过河。
8月28日,海拔4200M,路程16.5KM 就在昨天晚上《新周刊》的创始人孙冕来到了营地和大家汇合,大家在一起开心地交流。对于陈坤来说,老大哥的到来确实给他打了气,脚开始起水疱的他,看起来也开始信心满满。他说:“大哥来了,我就吃定心丸了”。之前孙冕在美国有工作忙,抽不开身,未能随队一起出发,工作结束第一时间飞抵西宁,一出机场就希望尽快出发,赶上队伍。“我已经迟到了,不可以再掉队,就别休息了吧。”他对陈坤抱歉地说道。
8月29日,海拔4650M,路程16KM 今天天气阴沉,在昨晚下过雨的泥泞山路上,我们一步步慢慢前行,同行的媒体朋友走得很是痛苦,随着海拔的升高走起来也相当费力,我们前行的道路多次被河流阻断,后来我们改走了山上,这样的路线让我们至少少过了两条河流,而协作队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没有让志愿者沿着山上来走,因为那条路实在是太险峻了,当你在山上走的时候,悬崖就在你的脚下,要是摔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海拔的升高,天下起了小雨,气温一下感觉下降了很多。远处的经幡阵和阿尼玛卿雪山融为一体,几丝薄云从山间飘起,雨越下越大,我们急于找到露营的营地,可是这时前面的领队告诉我们,他们也不是很清楚营地的具体位置,这对志愿者的心理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好在志愿者们在行走的过程当中相互鼓励,后来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行走,最后大家勉强走到了营地,还好厨师阿怪为大家准备了很不错的羊肉汤让大家倍感温暖,其实在队伍中最累的就是厨师,不仅每天也要走那么远的路程,而且到达营地以后不仅不能休息,还要继续做饭,大家对他们的辛勤劳动充满感谢。
傍晚天空开始放晴,阿尼玛卿的雪峰悄悄从云雾中探出头来,月光透过薄云照在营地旁的小溪上发出幽美银色的光芒。大家围坐在火堆旁一起烤干被大雨淋湿的衣物,三言两语盘算着明天的路程。
8月30日,海拔4500M,路程15KM 今天一大早我们便起身出发,为了早一些到达扎营地我们加快了脚步走在了整个队伍的最前方。在起伏的高山草甸上行走最重要是要掌握节奏,不然体力的消耗会非常大,但这也考验人自身的敏捷性。一路同行的当地旅游局局长索南走得非常快,我一路小跑跟在后面,不一小会突然索南停了下来,索南用手指向我们的11点钟方向,说道:“快看,在我们的11点方向有一只狼”,顺着索局指的方向,我看到了一只狼正处在离我们大约500米的距离上,它短暂停留了一下便回头离去 ,我急忙去掏相机包里的相机,可惜等拿出来之时狼已经不见了踪影。
8月31日,海拔4100M,路程45KM 这一天的惊险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最初我们计划今天要走37公里,到达扎营地。这天一早出发时,艳阳高照,所有人都做好了长途艰难跋涉的准备。因为路程较长,为减轻负荷,不少人选择不带雨衣、羽绒服等,轻装上阵。没有人想到下午4点左右天气突变开始下起了小雨,后来雨越来越大,除了穿着冲锋衣的上半身,下半身几乎湿透,更可怕的是后来居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傍晚到达扎营地时,气温已骤降至零下十几度,衣服全部湿透的众人,即便聚在一起,依然瑟瑟发抖,有些人甚至冻得嘴唇发紫。面对这样的情况,工作人员果断作出调整:“大家加把劲,继续前行。走完最后的八公里,让我们提前到达目的地。”
于是,意外遭遇雨雪洗礼的大部队,最终以一天45公里的路程,提前到达目的地下大武,入驻当地乡政府平房。 为确保无人掉队,陈坤全程都是走在队尾压阵,更是最后一个进入乡政府平房。在没有电、没有现代化取暖工具的下大武,当提前到达的行者们看到微弱的火苗,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幸福,秉烛回忆这10天行程中的点滴:“太冷了,乡政府的平房以及小小的火炉真是救命啊。”陈坤被采访时也兴奋地说道:“行走的力量全队八十余位同行观心者顺利通过无人区,平安回到下大武村!感谢所有关注“行走的力量”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