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t and Run》
Scott Jurek著
合著者:Steve Friedman
美国HMH出版社出版
售价:26美元
读《Eat and Run》这本书的过程中,不禁让人再度想起乔治·希恩说过的一句话:只有孩子、运动员和诗人总是向人类传递正面消息。
这本书的作者叫司各特·朱力克(Scott Jurek),被称为“美国超级马拉松之王“。真相是:他是一位世界知名的超级马拉松冠军。
所谓超级马拉松—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是指参赛者在一定时间里完成比传统马拉松更远距离的一项赛事。众所周知,传统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或曰26.2188英里。目前,世界上的超级马拉松赛事有两种:一种是完成赛事举办方指定的总距离;另一种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比赛,冠军是完成距离最多者。最常见的距离有50公里、100公里、50英里(80.467公里)以及100英里(160.934公里)。同时,也存在着其他很多距离不同的赛事。其中,100公里赛事则是世界田联官方承认的一项超级马拉松赛事。
朱力克曾是1999年西美国100英里耐力跑冠军,那时他还是籍籍无名之辈。那条路线沿着旧时美国淘金热的路线,可谓十分诱人。朱力克的惊人之处是接下来连续七年一直蝉联该项耐力跑的冠军。考虑到美国是长跑天才辈出的国度,这个成绩相当不易。他还两次获得“坏水”(badwater)超级马拉松冠军。这条总距离为135英里的超级马拉松也许是世界上最难度过的路程,路上需要越过一段被称为“死亡谷”的山路。他在书中也说道,“坏水”是他所跑过的最折磨人的超级马拉松。最近,他的惊人成绩是在24小时内完成了一个165.7英里,相当于在一天之内完成六又二分之一个马拉松,创造了一项美国纪录。他还曾奔赴墨西哥和当地土著塔拉胡马拉人一起跑——塔拉胡马拉人天生擅长跑步——这件事情被记录到了畅销书《天生就会跑》一书中。
他的体育成就已经令人瞩目,但这位一天里跑六又二分之一马拉松的英雄竟然是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不喝牛奶,不吃鸡蛋,跑超级马拉松!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如书名所示,这本书是他关于体育与食物的自传,讲述了他是怎样从一个穷苦孩子蜕变成素食超级马拉松跑者的。他来自明尼苏达州北部一个普通的家庭,爸爸是脾气暴躁的水管工,很难相处。书中在说到爸爸的时候,叙述的调子就会不知不觉地灰暗起来。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得上了一种罕见的病症,逐步丧失自理能力。小时候,他最常见的记忆就是跟那时还没罹病的妈妈去领政府救济食品,以及遭到富孩子们的嘲笑。他把这些富孩子叫做“吃蛋糕的人”。小时候家里最常吃的食品就是土豆和肉——这也是西方国家穷人吃得最多的食品。
跑马拉松者普遍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跑得越多,身体对食物的要求越挑剔、同时又越简单。换句话说,越跑越想吃得健康。而健康的食物其实是不贵的。
更有趣的是,朱力克自从吃素之后,饮食口味逐渐偏向东方民族平民百姓的饮食文化,其中米汤和豆腐竟然成了他吃得最多的食物。在接受《纽约时报》美食专栏作家马克·比特曼(Mark Bittman)专访时,后者让他先做一个菜,他二话不说,做了西兰花、黄瓜炒茶干——这是江浙一带典型的家常菜。他还从一个日本马拉松运动员那里学到了做饭团这一绝活,每次跑超级马拉松之前都做几个饭团带着。他认为:饭团可以使得正在奔跑的身体变凉,因而感觉更舒服。考虑到即便吃素的西方人也多难接受米汤和豆腐,朱力克的选择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作为一个跑马拉松兼素食者,笔者在阅读这本书时,常常发出会心的微笑。和众多美国畅销书一样,朱力克习惯在每章结束处给出食谱。比如他在撰写“米汤”食谱时写道: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再把米饭、水放入食物搅拌机,搅拌后就可以得到米汤。如果想要更滑腻的口感和更多的营养,可以在搅拌时加入少许葵花籽油。朱力克不知道,东方平民的米汤不需要电动的搅拌机,他们只需要把米和适量水放在一起入锅熬成粥就行了。如果想要更滑腻的口感,可以在熬粥的时候加入一小勺豆油。在江苏北部一带,豆油是老百姓的命根子。熬粥时加一小勺豆油,熬出来的粥白如凝脂,营养好过牛奶。苏北一带老百姓认为,豆油败毒,因而是产妇坐月子时的必需品。熬粥加几滴麻油,熬出来的粥如凝脂。更有趣的是,无论加一小勺豆油还是几滴麻油,熬粥时锅都不会溢出来——这是吾乡代代家庭主妇传给女儿的秘诀。
笔者现在跑全程马拉松,也天天必熬一小锅米汤,加一小勺豆油。米汤加豆腐,成了笔者饮食的主调。因而在阅读朱力克的这本书时尤感亲切。
非常有意思的是,除了在书中大谈有益的饮食—生理的滋养之外,朱力克也在书中花了不少笔墨叙说心灵的滋养。他的精神力量竟然来自一个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坏男孩”。坏男孩名叫“灰尘”,也是一个跑马拉松的。作为一个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朱力克深谙要想获得机会,必须对所有人说“是”:不能抱怨,不能问为什么。但“灰尘”竟然对所有人说“不”,不买任何人的账;但正是这个坏男孩而不是其他人,“改变了我的一生。”朱力克写道。
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朱力克的心中也隐藏着一个对所有人说不的“坏男孩”。但是,正如上文说过,作为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以及坚忍心更强的人,朱力克咽下了所有的话,把“不”变成一步步跑下去。“灰尘”替他说出了他想说的话,“灰尘”是他的另一个人格。在现实生活中,坏男孩“灰尘”陪伴着他,陪他跑过超级马拉松的漫漫长途,让他在倒下的时候站起来。更早的时候,他和“灰尘”一起偷东西。现实中有友如此,他是非常幸运的。最伟大的运动员司各特·朱力克,他的全部幸运来自于他总是一步步跑下去,哪怕在不可能的时候。在这一过程中,他慢慢发现了一些关于食物、友情、其实是寻找自身、和自身友善相处的道理。只要你想,你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