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西安先后与天津港、上海港、连云港、青岛港等港口口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上海的这次合作,实际上只是西安近年来努力寻找“出海口”的一个缩影。
一个月前,西安到广州的高铁开通,坐上高铁去广州原本要20 多个小时的路程缩短到了8个小时。而随着年底前石武客专郑州至石家庄段的通车,届时,从西安到北京搭乘高铁全程只需5个小时。
古都西安的梦想并不只于此,不甘没落的西安人打造起自己的“出海口”。不沿海、不沿江的西安要搭建释放大西北潜力、重回世界经济舞台的新平台。
三星落户
走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看到“中国海关”与“中国检验检疫”的办公区比邻而立,这在西北内陆地区是少见的风景。
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区,西安综合保税区是该园区里的一个亮点,它被誉为我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开放区。也正得益于此,西安国际港务区成为西北内陆地区的开放前沿。
实际上,西安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快。今年9 月,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通过部委会签,进入上报国务院审批程序。这将成为陕西省第二个综合保税区。
初步预计,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明年5 月就将封关运营,确保在三星项目临检投产前交付使用。
9 月12 日,世界500 强企业三星公司一期投资70 亿美元电子存储芯片项目在西安高新区开工奠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商在西部投资的最大产业项目,将西安乃至陕西优化现代产业结构、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星项目正式签约后,西安仅用了3 个月时间就平稳拆迁、妥善安置了7 个村,涉及农户4473 户、1 万多人,即将交付建设用地1.8 万多亩。而为了给三星电子储存芯片项目做好配套项目,西安正式申报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
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为3.64 平方公里,承载陕西电子信息产业以及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及其配套企业建设用地和中期扩展用地。
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发展定位是:立足国家级西安高新区,承接外向型产业龙头企业,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支撑“关中—天水经济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自6 月27 日海关总署启动审批程序以来,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审批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意见征询和会签工作,获批只用了3 个月时间。
根据陕西省“十二五”规划,西安要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西安高新区则要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的获批,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助力。
更为直观的影响是,继三星之后,更多的电子信息产业高技术项目将接踵落户,加快西安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水平。
“外向”的西安
身处内陆腹地,如何进一步扩大西部经济的外向度?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这是一道摆在所有西部城市面前的难题。
西安显然找到了答案。
西安市副市长、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韩松认为,西安国际港务区就是西部开放的路径之一。
西安国际港务区位于西安市区的东北部,依托西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基础和物流市场需求,以现有铁路、公路等运输手段为依托,与沿海国际港口合作为基础,在内陆形成海陆联运的聚集地和结合点,形成以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公路码头三大支撑项目为核心,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现代服务园区。
“沿海城市的开放占得先机,有两条很关键:一是有港口,靠海,物流便利;二是有国家给的保税港区政策,通关便利。”韩松分析道,靠海的港口仅仅是一种物流方式,关键在于国家给的保税政策,只有保税政策才能造“港”,才具备通关功能。
过去的一年多,保税区为西安的投资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
西安综合保税区于去年2月14日获国务院批准,是全国第十五个、西北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同时,作为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它也是目前中国内地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功能区之一。
西安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使西安及其辐射半径内的地区转化为经济意义上的“沿海地区”,进而改变西部地区的对外投资环境,促进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通过中国内陆港的建设与运营,西安在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势必占得先机,赢取主动。在众多外来投资商看来,西安综合保税区的出现,为西安、陕西乃至西部创建了一个硬环境,也为陕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服务平台。
龙头效益
西安国际港务区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 月,港务区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 亿美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58 亿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58%。
不到三年,该区签订各类招商引资协议及合同40 多个,项目总投资超过600 亿元。除已签协议及合同之外,还与美国联邦快递、丹麦马士基以及中外运、中国电信等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初步确定合作意向。
西安华南城是国际港务区引进的第一个大项目。该公司总裁助理吉洋介绍,早在2006 年,他们就开始到陕西考察,原本并不想落户在港务区。“但从2008 年开始,每到周末,韩松和强晓安二人就飞到了华南城集团深圳总部,他们先后来了16 次,我们也到西安考察了8 次。”
“我们不遗余力地招‘华南城’,有三大原因。”韩松透露,首先,新生的国际港务区迫切需要一个龙头项目来带动开发建设。西安华南城总投资超过200 亿元,基本上确定了国际港务区招商的高定位。其次,深圳华南城集团是由香港五大商会会长组建的,这个项目由深圳华南城集团和香港豪德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如果他们仅仅有钱,来搞个商业地产,意义不大,但他们有广泛的渠道,西安缺的就是渠道。第三,华南城可以解决大量西安人,尤其是港务区当地拆迁村民的就业,让他们安居乐业。”
今年上半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几项重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在全市各开发区中都名列前茅。尤其是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年初确定的14 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465 亿元,截至目前项目投资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7%,完成比例均位列全市第一。
打破物流瓶颈
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不断深入,海外企业及中国东部沿海企业向中西部地区加速转移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内陆地区各主要城市都在劳动力、土地等方面争相抛出更多的优惠措施希望吸引企业内迁。
然而,招商引资竞争的不仅仅是优惠政策,企业更关注长久的经济利益,而内陆地区的物流时间和经济成本问题恰恰成为制约国际及沿海企业投资内陆、完成产业转移的主要障碍。
西安国际港务区这一内陆港的设立是一个创举,对西安打通内陆地区国际国内贸易通道,降低商贸物流成本,解决内陆地区物流瓶颈问题都帮助极大。
韩松表示,西安希望能通过做大国际物流来扩大它的国际贸易量,进而发展开放型经济,让当地经济能够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产业能融合到经济全球化中去。
西安国际港务区培育六大百亿产业组团,即国际贸易组团、国内贸易组团、临港产业组团、生产服务业组团、生活服务业组团、信息产业组团,实现公路、铁路、空、海等联运及高效运转,从而有效发挥西安的交通枢纽优势,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大物流带动服务业的大发展,推动产业聚集和提升。
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备受外资青睐。今年,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与临潼区政府签署合作共建“西安国际港务区临潼产业园”协议,并与印度尼西亚SANDRATEX 财团签订印度尼西亚国民国际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两项目的总投资将超过600 亿元,标志着西安国际港务区正成为外企投资的热土。
除了印度尼西亚国民国际产业园外,位于综合保税区的香港(东莞)城项目投资10 亿元,将成为以加工贸易、国际国内商贸为核心产业的香港企业在内陆的聚集区。西安综合保税区日本产业园总投资约3亿美元,将形成日本企业在中国内陆地区的最大聚
集区,年均实现销售产值超过100 亿元人民币。
寻找“出海口”
去年,西安与上海洋山港保税区签订了协议,上海综合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将为西安陆港集团、西安迈科金属国际集团定制12 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
这一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洋山港保税区与西安综合保税区的两区联动,形成西北地区优势进出口产业与洋山港保税区的对接,从而促进上海与西部地区的产业协作,实现优势互补。
与上海的这次合作,实际上只是西安近年来努力寻找“出海口”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西安已经先后与天津港、上海港、连云港、青岛港、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港口口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位于国际港务区中功能区之一的综合保税区,连云港、
天津港已经入驻综合保税区通关大楼中,检验、检疫等机构也毗邻办公。
在韩松看来,西安作为内陆大城市,既是国际旅游热点城市,又是西北产业重镇和交通枢纽,西安经济发展需要“东联西拓”。
而在积极寻找“出海口”的背后,是西安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内在驱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之后,西安希望成为继北京和上海之后的中国又一个“国际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