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城市化的高歌猛进,许多人表示担心: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和地方融资平台寻发展的这种城市发展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不久的将来,中国会不会因为这股热潮而最终陷入一场不可化解的财政危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下,地方政府纷纷举债用来推动公共投资建设,而以地方融资平台为主的融资模式也在不断加大地方财政风险。截至2010 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 万余家,较2008 年末增长25% 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平台约占70%。
审计署报告显示,2011 年,有54 个县实现的财政性收入中,非税收入占60.45%;2012 年前5 个月,全国非税收入达6933 亿元。由此可以判断,地方政府依赖于非税收收入的比重正在不断扩大。
从各国历史经验中可以看到,由地方政府举债并通过加大公共投资力度来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的确可以确保暂时的经济发展与稳定,但这种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西,八九十年代的日本走的都是这条路,但最终昙花一现,以经济危机或者经济停滞而惨淡收场。
特别是日本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泡沫危机崩溃,日本政府通过加大公共投资力度来寻求稳定就业和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债务的依存度急剧上升。在这一段时期大量积累的政府债务给现今日本的财政带来巨大冲击,政府只有靠不断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不断增税来寻求财政平衡。
地方政府通过负债形式来加大公共投资力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就像是有慢性副作用的兴奋剂。虽然喝下去能暂时起到回光返照的效果,带动地区暂时性经济发展,但从长期角度来看,这将进一步加剧地方财政危机。
尤其从中国现状来看,大城市由于人口密集,物流需求较大,公共投资项目的债务偿还能力相对较高。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持续蔓延至今,中国的公共投资开始大规模向内陆地区衍生。一方面,这种公共投资向内陆地区的衍生能够在带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另一方面,投入高,收益低的情况随处可见,有的地方高速公路通了,机场造了,实际使用率却要远远低于建造前的预估水平。
加大公共投资力度进而实现地区间财力调整,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然而,要调整地区间经济与财力差异,仅仅通过加大公共投资力度是不够的。在推动公共投资实现地区间财力调整的同时,还应该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公路建起来了,铁路也通车了,机场也有了,可如果无法做到配套的产业转移,一旦这股投资热潮过后,这些债务偿还能力本身就较弱,债务危机将随之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