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金融市场取得了可喜的改善,但由于人们对全球金融体系的信心变得十分脆弱,金融稳定的下行风险已然加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IMF)在10 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称,欧洲决策者采取了新的重大举措,减缓了投资者最主要的担心,但欧元区危机仍然是最主要的不安根源。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东京年会上,欧洲官员仍在为紧缩造成的损害争吵不休;欧洲国家首脑必须确定,在11 月希腊的援助资金用完、可能不得不退出欧元区之前,怎样再次向深陷困境的希腊经济伸出援手。领导人还将敦促西班牙接受救助,以避免市场在保持了几个星期的相对平静后,投资者又采取紧急行动、造成新的市场振荡。
而与此同时,很多高官指责美国,认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在收拾自身财政烂摊子方面没有取得进展,给全球市场蒙上了新的阴影。
1. 欧洲银行业资产大缩水
随着市场纷纷减少对欧元区外围国家的风险敞口(未加保护的风险),西班牙等国面临严重资本外逃,融资成本不断飙升,欧元区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之间的国债收益率不断拉大。
2012 年初前后,欧洲央行曾推出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s),通过向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缓解了银行资本压力。但近期这种压力已再度上升。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7 月发表声明将“竭尽全力维护欧元” ,并在9 月加大了流动性支持。
然而,由于欧洲在解决危机上不断拖延,使得经济状况恶化,银行业压力不断加剧,欧洲银行业的预期资产缩水规模已经扩大。
2. 发达经济体减速担忧再起
01欧元区外围国家(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信贷供给(包括跨境借贷)预计将下降9%(基线),最高可下降18%(不力情形)。
02在不力政策情形下,信贷供给的冲击会导致外围国家2013 年的GDP 比《世界经济展望》预测的降低4 个百分点。核心国家GDP 降幅达1.5 个百分点。
自从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大量避险资本从欧元区流向美国和日本。
对美、日而言,一方面政府融资成本不断降低,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财政风险。
IMF 认为,美国的“财政悬崖”迫在眉睫,而日本更有创纪录的赤字和债务水平,一旦资金出逃,美国、日本将会遭到极大冲击。
3. 新兴市场需重建政策空间
IMF警告,“这些经济体过去两年里的相对平静很可能是暂时的”。
发达经济体很可能会再次陷入衰退,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就可能与发达经济体“重新挂钩”,就像全球金融危机那样。
尽管可能支持了国内需求,但某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强劲信贷增长则引起了金融稳定的担忧。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新兴经济体需要重建政策空间以应对冲击。
言论
金融稳定政策往往被货币政策所掩盖,因为制定货币政策已经被视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但在危机之后,金融稳定政策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现在通常被认为与货币政策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都是中央银行的职责。
——伯南克 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
金融改革接下来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始终如一地实施已经达成的协议;二是完成监管改革议程,包括处置机制、场外(OTC)衍生品和影子银行体系;三是确保足够的监管,包括宏观审慎监管和更积极的审慎监督。
——海梅·卡鲁阿纳 国际清算银行(BIS)总经理
欧洲需要一个统一的银行业联盟,并拥有在没有个别成员国干涉的情况下进行介入的能力。
——克里斯蒂安·诺瓦业 欧洲央行(ECB)委员、法国央行行长
中国在财政和货币政策领域还有进一步刺激空间,但在利用银行系统提供反周期信贷支持方面的操作空间却所剩无几。
——何塞·维纳尔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主任
银行希望政府持续伸出救援之手,政府则希望银行持续购买其国债,这种关系令人感到恐惧,而且不具有建设性。
——马丁·沃尔夫 英国《金融时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