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马克终于自由而有尊严地走了

2012-12-29 00:00:00让居易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16期


  经过一番周折,4月4日,巴黎圣日尔曼德普莱流浪汉让-马克终于彻底离开这个世界,赴天国安息了。
  葬礼于4月26日下午14时30分,在全法国最著名的拉雪兹神父公墓火化场殡仪馆里隆重举行。
  圣日尔曼德普莱街区的近百名让-马克生前好友赶来与他告别,在鲜花和哀乐声中护送他踏上天国之旅。
  身穿礼服、手持英式长柄雨伞的“花神”咖啡馆退休伙计米歇尔说,“整个圣日尔曼德普莱都在了!”的确,平时在让-马克“上班”的报亭前匆匆相遇的一张张熟悉的脸孔,这天都陆陆续续来到了巴黎东部的拉雪兹神父公墓。来宾身份的多样着实令人惊讶,用中国话说,真可谓三教九流,应有尽有。
  让-马克的灵柩上铺满了鲜花。棺木两旁挂着他圣诞老人般满脸大胡子的照片。
  在低声回荡的哀乐中,殡仪主持人邀请在场人士缅怀和逝者在一起的故事。影星波兰杰走上讲台,向让-马克致敬:“你将永垂不朽。你是天国里的流浪汉。”他赞扬让-马克“有文化,聪明”,“在他的言语中,从来没有苦涩,而只有光亮。”
  让-马克的流浪汉朋友﹑“艾玛于斯”公寓楼的邻居托尼将一枝玫瑰放到灵柩上,声音有点哽咽:“我们曾属于同一类人。我对政治一无所知,但看到他能和花神咖啡馆的所有人谈笑风生,真感觉到有一种伟大的东西。作为无家可归的人,我对他和对所有流落街头的人负有纪念的义务,有义务做出努力,改变人们的观念,不再把我们当作扫兴的人。”
  在参加葬礼的近百人中,没有一个是他的家人。他从4月4日去世后迟迟不能下葬,就是因为没有家人签字。按照法国法律,没有家人亲属的签字,不能随便埋葬死者。在用尽一切手段,实在无法找到家属的情况下,由政府负责在公共墓穴里下葬。
  巴黎警方曾经找到了让-马克的父亲,但是,他从小与父亲不和。17岁那年母亲去世后,父亲再娶,他与父亲彻底决裂,离家出走、流落街头。父亲对他也丝毫不原谅,拒绝向警方出具任何下葬所需的证明文件,认定其儿子多年前已经死去。阿兰·绪方等人再三努力,他父亲才签字,使朋友们得以料理后事,筹备葬礼。
  朋友们决计为他筹办一次风风光光的葬礼。为此,他们在街区发起了募捐。一时间,凡来报亭买报的“老朋友”们,从著名时装设计师卡尔·拉杰费尔德,到默默无闻的街区居民都纷纷捐款。据蒂博说,一对和让-马克相识不久的巴西夫妇一下给了300欧元。在街区乡亲们的热情响应之下,很快募足了火化和丧事所需的3500欧元。
  拙文《让-马克:想当市长的巴黎流浪汉》在2008年年初的《南方人物周刊》发表后,报亭的卖报人曾告诉我,近几年中国来的游客,在游逛本区的时候,会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让-马克,试图和他搭讪。有一个北京姑娘专程来找到让-马克,请他在“花神咖啡馆”喝咖啡,临走委托报亭转送给他小礼物,回北京后还给他寄来洗出的相片。
  让-马克去世前不止一次跟我说起这个令他感动的故事,有时还开玩笑说,“中国人真好,下次去北京都不用担心没人接待啦!”我也跟他调侃,“是啊,等你下届竞选当上区长,率领个代表团访问中国嘛!”
  灵柩终于走了。波普·马尔莱的“Get up,stand up,stand up for rights”取代了哀乐。朋友们也都默默地离开了。
  然而,人们对让-马克的怀念将永存于心。本区“达人”﹑绰号“Dédé de Montreuil(蒙特厄耶的岱岱)”的文化事件设计专家安德烈·卡尔迪纳利先生告诉我,学生复活节假期结束后,他准备在巴黎六区毕加索画室旧址“格尔尼卡(Guernica)”举办一次纪念让-马克的“节日”。
  让-马克虽是“流浪汉”,但去世后的待遇却是“明星”级的。自4月4日人们发现他在家中去世后,全法国的大小媒体,从法新社﹑各大公营和私营电视台、广播电台﹑《世界报》﹑《巴黎人报》,直至外省小报和免费报刊,都以“圣日尔曼德普莱著名流浪汉去世”为题报道了消息。网络媒体的转载更是铺天盖地,在谷歌上输入让-马克的名字,会出现67300个相关标题。
  在公认的甄别巴黎人,更确切地说是甄别“巴黎波波族”的标准中,有这样一条:大凡巴黎(波波)人,每人都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只叫得出其名字而不知其姓的)流浪汉。
  依此标准,圣日尔曼德普莱的人们的确都很“波波”(他们甚至都乐滋滋地接受这一“头衔”)。不过,从他们对让-马克生前与死后的态度来看,他们并不是在作秀,而是一种真正的出自内心的对人﹑对同类﹑对弱者命运的尊重与关爱。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精神在每个人身上自然而然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