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的选择

2012-12-29 00:00:00阿花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16期


  去年“十一”回家,妹妹对我说,她想离婚。她是我唯一的表妹,当时已经搬回到父母家里。那是一栋自家修的房子,家里有狭小的浴室,至今得拿上纸和票走到两百米外上公共厕所。
  每次回家的时候,她懒洋洋地睡到中午才起床,细心地化好妆,长长的睫毛温柔地覆盖在蓝色眼影上。即使现在,她依然是一个漂亮的姑娘。但是这个城市里这样的姑娘一打一打地流落在街头,她们是各种各样的售货员、超市里穿着橘色背心的收银员,茶馆里倒水的小妹、麻将桌上骂着脏话的年轻妻子和母亲。我漂亮的妹妹,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她从一个化妆品柜台转到另外一个,每天站八九个小时才能拿到一千块上下的工资。
  当年她在连绵不绝的相亲后嫁了人,因为买不起房子,一直住在公婆家。老公是一个钳工。他们很快生了人见人爱的儿子,妹妹在QQ空间里让人惊讶地写了诸多关于孩子的温暖文字,虽然在此之前,她甚至没有写过几篇语句通顺的作文。初中毕业后她读了职高,毕业后她开始做着种种看起来随时可能失去的工作。她愿意用1个月的薪水买1件所谓名牌的羽绒服,耳朵上打了3个耳洞,挂着铂金纯银的耳环耳钉。她当然没有钱,孩子吃的是国产奶粉,穿着粗糙的童装。
  他们因为极度的窘迫而试图离婚,却又茫然于离婚是不是会加剧这样的窘迫,一顿超过十块钱的早饭就可以是离婚理由。好几次过年回家,她反反复复问我:姐姐,你觉得你过得好吗?我无法回答如此深刻的问题,于是只好反问她:你过得好吗?你们吵架吗?她总是略带遗憾地说:要是能多点钱就好了。
  我希望她离婚,因为我永远鼓励所有人打破既有的生活,不管既有代表幸福还是不幸,只要打破本身意味着自由;我不希望她离婚,因为我担心她在打破现有生活后,是永远破碎的人生。有一天重读《宗教大法官》,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里面引用席勒的《愿望》:“没有得到天上的保证,只好相信内心的声音。”想到莱昂内尔·特里林在《文学体验导引》中评价它:“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极端的大胆和简单,将盘踞于现代心智的两个伟大概念引入对峙状态,一方是自由,另一方则是幸福和安全。”
  几个月后,她终于离了婚。现在开始,她是一个带着孩子的单身妈妈,就快进入三十岁,工资很低。在这似乎看起来让人两眼一黑的描述中,让人安慰的是,她依然是一个有长睫毛的漂亮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