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贩售枪支弹药的交流群,群里的对话全都是隐语黑话,“狗”就是枪支,“狗粮”就是弹药。通过这种交流,先后有二百多条非法枪支流向全国各地
“大门砰的一声被撞开,黑黝黝的枪口顶住了李专的背,他随即被放倒在地,丝毫动弹不得,满屋都是全副武装的特警。”参与过逮捕李专的警察,事后如此形容那一幕。
虽然被压倒在地,李专的目光仍然可以扫描到屋角那台车床和数十根散落在地上的无缝钢管,他十分清楚这些东西就是特警破门而入的原因。在2011年3月至7月间,李专那细长的双手几乎都在摆弄一台老旧的车床,240多条普通的无缝钢管在这里被他车出了螺旋的膛线,成为致命武器的最关键部件——枪管。
“即使在新婚蜜月期,都充满恐惧和担忧,甚至没睡过一个好觉。”李专如此形容自己的造枪岁月,被捕时,他新婚不到一个月,蜜月都没过完。
现在,他安静地呆在离家乡839公里的扬州江都看守所内,早睡早起,生活规律,“至少我可以安稳地睡个觉”,他极力用放松的心态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审判,心里却十分清楚刑期绝对不会低于三年。
作为扬州江都警方最渴望打击掉的制枪源头,李专被抓后,警方很快便宣布这起被公安部列为治爆缉枪专项行动督办案件的制售枪支大案告破,摧毁了盘踞在淘宝网站的地下销售枪支弹药网络14个,抓获涉案嫌疑人301名,共收缴各类仿真枪支160余支、气枪子弹40余万发,而这些武器弹药足够装备一个“加强连”。
这背后一连串的数字让李专始料不及。240余条枪管注定让他成为这个大案中最关键的人物。
膛线专家
李专,单就职业技术来讲,绝对配得起自己名字中的“专”字。
他出生在湖北省十堰市,这个城市还有一个别名“东风汽车城”,以生产东风牌的载重卡车而闻名于世,各种汽车配件厂分布在城市每一个区域里,生产汽车零件的车床才是这座城市的主角。
同这座城市大多数中考落榜青年一样,李专被父母送入技工中专学校,学习操作机床,为以后能够进入汽车配件厂而做准备。对于粗糙油腻的车床,李专有着异乎常人的喜爱,与同学相比,他的车床技术明显高出一筹,车出的零件几乎没有次品,连入行已久的老师傅都对他赞扬不已。
在车床技术上的“专”让李专在机械五金行业站稳了脚跟,但是随着东风汽车总部搬离十堰,当地机械五金行业的效益一落千丈,李专离开了原来的单位,随着打工人潮南下广东,进入了广州的一家民营五金企业。
出色的车床技术再一次让李专脱颖而出,在数百名工人中,他的月薪第一个超过了4000元,对于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来说,这无疑是一份不菲的收入。然而,李专并不满足,恃才傲物的他想凭自己出色的技术另起炉灶,开公司当老板,一旦成功,月收入就绝对不止4000元了。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自己最好的三名玩伴李核、何鹏和张伟,这3人与他年纪相仿,而且经济条件都不是特别好,四人抱着“有福同享”的念头一拍即合,决定成立一家公司。于是,李专辞职回到了老家十堰,和朋友共同出资成立了鹏伟科工贸易有限公司。李专的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却十分骨感,他发现光有出色的技术是不能当老板的,业务开展不起来,公司举步维艰。
残酷的现实严重打击了李专的自信心,以前在广东打工时,每天起早贪黑加班工作,现在突然无事可做,他便开始在互联网上消磨时光,无奈地等着生意上门。
在浑浑噩噩中,一条枪支广告为李专打了一剂强心针,他回想起少年时曾经玩耍的气枪,当他试图从市场上直接购买时,却发现这种气枪早已被禁止买卖。百无聊赖的李专似乎铁了心要过过少年时玩枪的瘾,顺着网上的枪支广告,他买到了一支气枪的套件,不过却缺失了最为关键的枪管,这让他郁闷不已。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张被别人上传在网络上的枪支制造图纸让他眼前一亮,万事不求人,技工出身的李专决定为自己的气枪套件造一支配套的枪管出来。根据那把气枪套件的规格,李专找到了一根尺寸合适的无缝钢管作为枪管的原材料,按照图纸上的方法,李专利用公司的车床加工设备,在这根无缝钢管内部车出了膛线。
膛线,也被称为枪管的灵魂,作用在于赋予弹头旋转的能力, 使弹头在出膛之后, 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作为最复杂、最关键的造枪技术,其不仅要求造枪人有很丰富的车床使用经验,还多少需要一点“天分”。可是这个难倒了很多人的关卡,却被李专轻易越过,他自然是洋洋得意。
800元一支枪管
在李专看来,成功是一定要和别人分享的,他给自己那把完整的气枪拍了照,还特意给枪管的膛线拍了张特写,然后上传到了知名的轻兵器论坛和狩猎网站上,附上了大概的制作流程
tJG6phrHceM+qil2wAvNlTWUWZE33qObsrcLX8DvmXk=,字里行间充满了炫耀。
李专的帖子很快得到了各路网友的回应,登录这些轻兵器论坛和狩猎网站的网友们基本都是枪支发烧友,甚至是狂热者,对于轻易掌握了膛线技术的李专,自然是推崇备至。一时间,李专在虚拟世界里享受着“神一般”的礼遇。
不过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这个单纯的炫耀之举,却让远在千里之外广东汕尾的一个人心动不已。这个人叫陈凯东,别名“小东东”,常年混迹各大轻兵器论坛和狩猎网站,他可不是什么枪支爱好者,对于枪支弹药,好感仅仅限于这些东西能给他带来金钱而已,算得上是正宗的网络枪贩子。
不过陈凯东这个枪贩子的“军火业务”始终停留在小打小闹上,气枪套件和铅弹是他的主要销售产品,一般的成交额也不过几百元而已,他一心想把“军火生意”做大,可苦于没有产品供应商,李专那个炫耀帖的出现,自然让他心动不已,因为枪管在圈子里是利润最高的产品。
陈凯东不会放过李专这个绝好的产品供应商,他想尽一切办法终于拿到了李专的联系方式,两人开始了第一次的接触。
李专没想到真的会有人因为那个帖子而在真实世界中与他联系,陈凯东的出现让他颇为激动,而当陈凯东向他提出一个合作请求后,李专就更加激动了。
陈凯东希望李专能够批量制造这种带膛线的枪管,提出会长期以每根800元的价格收购。
800元的价格直接将李专技术性地“击倒”,因为钱正是他的软肋。此时的李专已经34岁了,有一个恋爱时间很久的女朋友,可因为缺钱,两人一直没有条件结婚,而李专之所以回老家开公司,就是希望能够赚更多的钱来结婚,但是他的鹏伟科工贸易公司现在只能用经营惨淡来形容。
思来想去,李专接受了陈凯东的合作请求,开始制造枪管。同时他也把这个“做做管子”的事情告诉自己公司的3个合伙人,“有福同享”的原则再一次让4人站到了同一阵营里。
不过李核、何鹏、张伟的入伙是有条件的,李专每卖出1支枪管,就必须向公司上交300元钱,然后这笔钱就会被作为红利分给公司的每一个合伙人。
就这样,李专开始了造枪岁月。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他特意在偏僻的十堰市张湾区的一个废弃宾馆内租了间房子,专门用来制造枪管。枪管的原材料是60cm长的无缝钢管,在市面上买到这些钢管后,李核、何鹏和张伟就会把它们送到茅箭区的一个个体加工厂,加工成外围16mm、内孔直径为5.4mm的枪管半成品,最后再拿到废弃宾馆内由李专车出最关键的膛线。
知名品牌“高山管”
李专加紧生产,陈凯东也没有闲着,他依旧混迹于各大论坛和网站中,开始大肆宣扬自己枪管的好处,为了方便让人记住,他还特意为李专生产的枪管取名为“高山管”。
“高山管”的确质量过硬,很多购买过的人都会在相关论坛和网站上加以称赞,加上陈凯东终日的宣传营销,“高山管”在圈子里开始颇有名气,很多人都认定了这个品牌,这种“高山管”甚至最高被炒到了每支2500元。
巨大的品牌效应带来的是火爆的销售额,陈凯东不断地谈妥一笔笔枪支生意,而李专也不断地接到生产订单,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就造出了240多根枪管。
很多时候,陈凯东在和买家谈妥后,会把买家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发给李专,而李专除了单纯造枪外,还多了份邮寄的差事,他把造好的枪管装入PVC的塑料管内,伪装成普通水管,然后再通过快递公司邮寄给对方。
事后,据警方统计,这些枪管被出售350余人次,涉案金额达60余万元,而李专一人就收益15万元左右。
有了钱,李专就结婚了,不过很快也落网了。“当特警用枪顶住我时,我真的一点都不害怕。”李专说知道自己早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落网后的李专老是琢磨一件事——怎么被警方发现的?李专知道造枪犯法,所以就特别小心,自那张炫耀帖后,李专从来不在网络上提任何关于枪的话题,为和远在广东汕尾的陈凯东保持联系,他还特意买了部手机,这部手机里只有陈凯东一个人的号码,专机专用。
李专绞尽脑汁的隐藏和伪装并没有效果,警方还是找到了他,而这一切需要从几个地方论坛说起,其中一个就是远离十堰839公里的扬州江都。
狗与狗粮
2011年4月25日,扬州市江都区公安局网安大队警官陈永惊奇地发现几个网络论坛的活跃程度大大超过以往,网站流量明显增加,其中点击量最多的居然是多个卖“狗”和“狗粮”的广告,而且这些广告十分奇特,没有涉及价格,仅仅留下了一个QQ群号码。
“卖狗和狗粮的论坛怎么会如此火爆?”多年负责网络安全监管的陈永产生了巨大的疑问,他悄悄加入了这个QQ群。
在这个QQ群里,陈永静静地观察着群里的对话,最初看得是云里雾里,时间一长,他开始明白这一切与宠物绝无关系,“这就是一个贩售枪支弹药的交流群,群里的对话全都是隐语黑话,‘狗’就是枪支,‘狗粮’就是弹药。”
明白这一切后,陈永打破了沉默,开始在群里积极发言,在聊天中,他获得了一条重要线索,一位名叫季春荣的江都人前不久刚刚在这个群里谈妥了一笔交易,买了一把气枪。
很快,警方就在季春荣的办公室里查获了1支“美秃”PCP气枪和970发铅弹,在交代如何购买这些枪支弹药时,他向警方提供了一个淘宝网店的链接地址,至于卖方是谁,他也不知道,甚至连对方的性别都不清楚。
从外观上看,这是一个普通的淘宝网店,所售产品不过是韩版女装,而且价格便宜,每件才125元左右,在这个淘宝店里,警方实在没有发现任何的破绽。
“我们判断这个淘宝店其实就是卖枪的,韩版女装就是一个幌子。”陈永说警方后来通过淘宝方面查到了这个网店的关联银行账号,发现对方开户的地址在广东汕尾,而且确有其人。
这个人叫郑少展,正是他卖给了季春荣1支“美秃”PCP气枪和970发铅弹。“在圈子里我充其量就是个零售商,那些批发商一个月卖的货比我一年的都多。”郑少展原来是只小虾米,他的后面还有很多条大鱼。
配件来自不同上家
郑少展向警方供述,自己手里的铅弹和枪支来自不同的上家。
警方后来调查发现,枪支弹药不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出售,往往被拆解成枪支套件、枪管和弹药三个部分,上层的枪贩们一般都只会大量批发其中的一部分,底层的枪贩们需要向不同的上家拿货,才能组装成一把完整的枪支,郑少展的情况便是如此。
郑少展在弹药这部分的上家是个网名叫“上校团长”的家伙,他们之间也是利用淘宝来进行交易,不过这一次的网店变成了卖茶叶的。
“1克白茶就是一条铅弹,每条铅弹大概有800至1000发左右。”郑少展以每条60元的价格从“上校团长”手中买了几万发铅弹,而他每条会再加价20元左右,再向其他人出售。
“上校团长”也很快落网,他的真实姓名是刘华有,江西赣州人,但他依旧不是铅弹的生产者,警方发现他拿货的价格只有40元时,判断刘华有的上家极有可能就是铅弹的生产者,因为这个价格已经非常接近铅弹的成本价。
警方的判断没有错,刘华有的上家的确是铅弹的生产者,即在福建泉州落网的郭少锋和庄启锋。“其实做铅弹很简单,网上图纸什么的全都有,原材料就是普通的铅饼,加工设备市场上都可买到,每条铅弹的成本也就是35元。”后经警方核实,庄启锋总共生产了200多公斤的铅弹。
而郑少展在枪管部分的上家是他的一位同乡朋友,网名“恶魔的翅膀”,别名“小东东”。事后警方证实,他就是“高山管”品牌的缔造者陈凯东。
随着陈凯东的落网,隐藏在最后面的李专被警方一步步地揪了出来。
“这些人制贩枪支的流程其实十分简单,像陈凯东和刘华有这类最大的批发商从生产源头以低价拿到枪支套件、枪管和铅弹,然后转手给郑少展这样的下家,下家之间再层层转手,价格便一翻再翻,然后在那些轻兵器论坛或者狩猎网站上寻找枪支买家,通过QQ谈妥后,在伪装的淘宝网店上进行交易,最后通过快递公司邮寄这些非法枪支。”扬州市江都区公安局网络安全监察大队长陈鹏认为当前网络制贩枪支弹药犯罪隐蔽性越来越强,而且特别是少数物流快递公司缺乏规范化管理,给破案带来了很大的干扰。
“建议推行寄收件实名制,对于运输物品的安全性进行‘责任倒查’,以此切断枪支弹药等违禁物品的寄运通道。”
2012年年初,扬州市江都区法院对这个特大网络制贩枪支案做出了判决,郑少展、刘华有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和四年;李专和陈凯东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四年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