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为案例,阐述了在职业教育中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实践角度探索了在职业教育中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能力目标;教学做一体化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培养方案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全校各专业均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掌握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教学模式改革的迫切性
1. 高职院校生源情况分析
高职的生源质量与普通大学不同,他们尚不具备上普通大学所需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甚至连课堂注意力和约束力都相对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上课没有兴趣,结果是很多教师感到课讲得很精彩,却得不到学生的回报,收到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2. 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职业教育院校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很深,继续采用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概念引入,以例题推导为过程,以作业为知识巩固,以实验为理论验证,在上述过程中,完全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既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也不适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能力。
3. 先进的职业教育原则的要求
新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原则为,教师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围绕课程的能力目标设计本课程的内容和训练项目或任务。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比较适合设计成“任务驱动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 确定课程整体目标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总体目标及我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生产、营销、管理、服务等工作。他们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还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以此确定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整体目标和单元目标,并具体描述出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达到的能力目标。
2. 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要提高学生综合利用计算机及办公软件的水平,使他们更熟练、更规范地完成实际工作中的各项任务。每个教学情境,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再到“综合任务”的实现,此教学过程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得以显著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及特点,以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引导、学训一体”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具体实施过程为,教师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给学生提出任务,明确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及技术要求,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知识点引导,然后由学生进行任务的实施,提交成果,归纳总结。在此期间,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创设环境、积极引导,将主动学习的过程由学生来完成。在此过程中,把课堂讲授为主变成了以能力训练为主,真正实现了“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工学结合的一体化。实现了“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的融合,行动、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个体人格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协调”的职业教育理念。
3. 教学方法的设计与探索
(1)“典型任务”与“综合任务”相结合。“典型任务”相对来讲是“综合任务”的一个单元部分,也是学生应重点掌握的基本能力。教师先给学生明确本单元的能力目标,提出应完成的任务及要求,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演示、引导,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学,在教师指导下由每个学生“结合真实的任务→边做边学→教师指导→作品验收→总结评价”五步法完成相应任务。几个“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后,学生就具备了完成“综合任务”的能力基础,这时给学生布置一个“综合型的大任务”,在任务中只提要求不给具体步骤,让学生分小组在课外完成,提交作品。这种“综合性大任务”可以锻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能巩固并拓展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不断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求知欲。
(2)作业形式灵活多样。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作业形式有所不同,因为“书写”和“计算型”的题型不多,更多的是操作训练。我们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作业形式:对于典型任务,采用当堂验收成果的方式;对于“综合任务”,采用提交打印作品的形式。这种作业形式与课程本身的性质与要求非常切合,起到了相辅相成、相互提高的作用。
(3)注重能力培养,加强过程考核。结合实施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不仅要看完成任务的结果即知识能力,还要考核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实现的方法能力及素质能力,这部分考核由任务单元的教学实施,每个任务单元均设计了结合具体内容的评价标准。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非常适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方法能力的形成。一体化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主动参与,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工作的认识和经验,从而获得包括关键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竞岗就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山东省交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