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交汇 让爱升华

2012-12-29 00:00:00李国艳
成才之路 2012年11期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最基本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全班学生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影响着未来人才的素质。如何抓好班级管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榜样胜过言语
   在学生心目中,对班主任的印象决定学生是否尊重你,听你的话,因此,从一开始,对学生的一些细节问题就不能忽视,让学生觉得老师不好“糊弄”,因此,班主任首先应做好表率。行为的作用胜过千言万语。例如在周一升旗时,很多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唱国歌,可总有些同学不爱张嘴,其实学生都在看老师,这时候如果教师严肃认真地唱国歌,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唱得更起劲。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每位学生都有优点,教师应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对号入座,对他们及时表扬,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用身边的榜样来鼓励他们,使他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如我班新转来一个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手口时刻都不闲着,于是我安排他与班级习惯好的学生一桌,以同桌为榜样,时刻鞭策自己,又把他们调到第一桌,老师也时刻注意他、规范他、提醒他,久而久之,他的行为检点了,学习也进步了,他在日记中写道:“……每当我想玩时,我都看看同桌在干什么;每当我说话时,同桌都用眼睛暗示我,好像在说闭嘴……”榜样的确胜过语言。
   二、关爱胜过处罚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不是很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犯点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班主任太多地采取处罚这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来达到纠错目的的教育手段,就会使学生“见多不怪”了,甚至还有可能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破罐子破摔,彻底失去自信,从内心不想改好。而如果班主任换一种关爱的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如一句鼓励的话语就会使其重新找回自信,努力去改正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在说他的缺点之前,先找一下他身上的优点表扬一下,然后再指出他的不足,这样他就更容易接受并努力去改正。
   一般来说,班主任都是比较严厉的,但这并不代表班主任就不会给学生关爱,有时说一句“你能行,你是最棒的”鼓励性的话语或摸一下学生的头,都会使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也是平易近人的,进而产生积极的行动。因此,关爱胜过处罚。
   三、习惯决定性格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孩子未来的命运如何?就看他今天是否养成了好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作为教育人的主阵地,学校义不容辞地承担着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任,而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这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1. 洞悉差异,因材施教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性格、爱好、习惯各不相同,如果对学生不了解而采取单一的办法,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应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并对他们所表现出的行为习惯及时而准确地作出判断,并制订出解决的方案。同时,班主任应主动与学生谈心,关爱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尽快了解学生的长处和不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 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沐,生于毫末;九层治,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必须从一点一滴抓起,坚持不懈,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自然形成了。
   坚持不懈地反复地训练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很多习惯还没有养成,会出现多次的反复,甚至会出现比以前的不良行为更为严重的一些问题。而一些大道理他们一时半会儿很难理解,因此我们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要求,而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加以纠正和培养。
   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必将决定我们的明天。我们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使孩子们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这样我们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相信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探索,会逐渐掌握更多的管理技巧,使班主任管理艺术更加完善,效果更加明显。
  (迁安市第五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