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工艺美术教学探讨

2012-12-29 00:00:00滕海霞
成才之路 2012年11期


   摘 要:我国民间工艺美术遍及城乡社会的各个角落,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形态与造型种类丰富多彩,文化内涵深厚,与现实生活、审美理想融为一体。文章主要对民间剪纸教学和乡土工艺美术教学等技工学校工艺美术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工学校;工艺美术;教学
  
   在技工艺术设计课程中,工艺美术的内容有平面造型类,如民间剪纸、民间镂印、年画等;还有立体造型类,如竹刻、泥塑、编织编扎等。
   一、民间剪纸教学
   传统的民间剪纸作者一般未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但这些作者所受到的民风民俗及乡土文化的润泽与熏陶却是不可替代的。世代相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的遗产,从老百姓的窗户上和土壁上走向文化的大雅之堂,它在今天并不俗。传统民间剪纸是我国古老文明的繁花。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欣赏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民间剪纸及不同风格,使他们明白为什么北方的剪纸粗犷、强烈,南方的剪纸明快、清丽,沿海一带的剪纸细腻、秀婉,从而“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间剪纸的造型方法较多,学生一般要掌握对称纹样的剪纸和不对称纹样的剪纸两种方法。
   民间剪纸艺术有不同的造型风格,这也指明教学要“因材施教”。由于学生受的民间风俗影响不同,他们表现出的剪纸造型也就不同。
   剪纸造型的思维方法主要是求大、求活、求全、求美。所谓求大是造型注重以硕大为美。如果是人物,要讲究造型健壮、硕大、丰满,并强调头部与眼睛的夸张,注意造型的整体效果。求活是充满“生命活力”。民间工艺美术的重“活”,一是“活”下来,这是人生哲学的主题;二是“活泼”“洒脱”。造型手法要活泼与大气,不是用静止的眼光去捕捉对象的片面。在他们眼中,形象具有各方位时空感的。民间剪纸中常有“三面脸”“多头马”“四肢完整的人物侧身”等。求美是劳动者爱美、求美的心理反映。民间流传的“画画无正经,好看就行”,就对民间艺术的这种求美心理作了形象的表达。剪纸中不管男人、女人、小孩,就连动物身上都要有花朵的装饰。
   剪纸的步骤是:先要设计好图样,其图样是夸张、变形、装饰图案化的,再把图样画在要剪的纸的背后;剪刻图案过程应细心,线条流畅。通常从内到外、从小到大,剪外轮廓;把剪好的图样,用粗糊裱在准备好的白纸或彩色纸上。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应向学生讲清设计的剪纸图样必须做到“线线相通,物物相接”,分清主次关系,突出“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剪纸特点。
   在剪刻中,应向学生讲清用刀的要求:一条直线刀刻,转折变点定要落,不断再补刀,不可硬扯起。其要领是:剪刻过程应细心,刀刀合缝难易行,内外左右有先后,方圆曲直变化匀,丝丝入扣线条畅,出神入化刀剪工。
   教师应教会学生使用剪刀,不应限制学生对纸张材料的选择,使教学既有指导又灵活,使学生的眼、脑、手协调的锻炼和发展。
   二、乡土工艺美术教学
   乡土美术教学内容中,其中的乡土工艺美术教学内容占有重要地位,也有其特有的优势与作用。下面,我具体谈谈用“桐花材料作立体造型训练”的教学。
   “桐花”是桐树开的花。在春暖花开、小麦拔节抽穗时,桐花便随之铺天盖地而来……这种别具特色的自然形态,会让美术教师把它作为乡土教材的内容设想,不断探索出一套以桐花为材料进行立体制作教学的经验。
   1. 注意对桐花自然形态的观察与联想
   桐花花形像一个喇叭,上、中、下部有不同形态,从多角度审视它,就可激发许多美妙的联想;例如,花桶朝下,亭亭王立,其外形的曲线美令人回味无穷;花桶朝上,便很快想起敦煌的飞天、月宫的嫦娥或散花的天仙;如果将花平放起来,又会想起另一番形象——孔雀、凤凰或跃跃欲试的斗鸡。由于桐花的这些特殊的造型与形象,使桐花的立体设计与制作有广阔的前景。若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装饰,就能创造出许多美的形象。
   2. 注重对桐花的构造及各部分造型特征进行分析
   一朵完整的桐花是由几部分构成的,其形态各有造型作用。一是花腿:花腿是花朵与枝杈的连接部分,形细,有的多杈。把它与花托相连,可做鸟的嘴、人物的脖颈、动物的腿等;多杈的花腿可做人物、动物、鸟类的头饰等。二是花托:色深、形椭圆,与花桶连结处有五个齿状。花托是做人物、鸟类、动物头部的重要材料。如果多个相连,可做虫及动物的身躯。三是花仁:花的中心和果实部分,形如大麦籽,色白嫩,可做鸟、虫的头部或小型装饰。四是花芯:与花仁相连,色白嫩,形细长,可做人臂、鸟腿或人、鸟、动物的头饰等。五是花蕊:长于花桶内部,与花桶上部相连,形同银丝,是做人、动物、鸟类的头饰或鸟类翅膀的材料。六是花桶:形长成桶状,多用于做人的身躯或衣裙。花桶截断,分为三部分:上部多做人、动物、鸟类的颈;中部可做人的衣袖;下部可做人物的帽子或裙子。七是含苞未开的桐花:形长或椭圆,能做人、动物的头部或身躯、臂袖等。枝杈、叶子经过修剪,做各种装饰或场景等。
   3. 造型中的连结及装饰的采用
   在用桐花作立体造型的制作或完成作业中,除采用桐花的自身材料外,通常还要加进其他材料起到连接或装饰作用。常用的材料,如竹蔑、铁丝、大头针、图钉、曲形针、乒乓球、泥巴等。制作的过程与方法,如做凤凰:一是先取个带花腿、花芯的花托,在中间两侧各扎一个小孔(眼睛)。二是把花桶的中、下部剪去,用以做颈,再配上一朵完整的桐花。三是用一根细竹蔑从花托的中部通过颈穿上头部,凤凰的立体造型制作就基本完成了。四是按需要,或再增添点装饰物。用这类方法还能做出一些立体造型来,如仙女、燕子、孔雀、小鹿等。
   用桐花制成的立体工艺美术品,不仅能观赏,而且其照片也是一种艺术品,具有“久盛不衰”的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通过乡土美术内容的教学,能培养与加深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其思想内容的好资源。
   在民间工艺美术教学中,有关乡土教材教法的成功例子还有很多:有用煤渣做立体造型训练的,有用麦秆做立体造型训练的,还有的用卵石做立体造型训练,各有各的特色。因此,在挖掘与利用本地的宝贵资源与资料,以反映出美术课的地方特色方面,民间工艺美术课大有作为。
   (七台河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