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要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游戏活动,玩中带趣
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方式,尤其适合低年级音乐课学唱的教学。如在教学《跳绳》时,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跳绳,孩子们能在跳绳中感受乐曲快乐、活泼的氛围。在运用音乐游戏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变换游戏方式,加大游戏活动的难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此来培养学生认识音乐世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创设情境,动中激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是复杂多变的,既有上进心、自信心,也有羞耻感、自卑感。在不同阶段和氛围中,这些心理状态控制着他们的学习行为。要促使学习过程向积极方向转化,让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学会营造自由争论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改变一下学习场地,教室里不设讲台、桌子,自己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围在一起,与学生一起唱唱、跳跳。通过教师的加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如节奏训练中,不必强迫学生接受缺乏任何意义的节奏模式,而是启发他们自发地、自由地拍打他们日常生活所熟知的一些节奏。如学生敲门“砰砰砰”,我把敲门的声音写成了节奏“砰砰砰”,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这个节奏训练。
三、语言生动,话中有趣
音乐中的很多知识,对于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比较难。所以,教师在讲授时,要力求做到化烦琐为简约,化生僻为通俗、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真正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对于那些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越生动,选用的例子越有趣,学生就越容易理解,相应的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巧用媒体,学中促趣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备受教师欢迎,它能变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为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谁会叫》这首歌曲时,我首先请学生模仿各种小动物唱歌时的节奏特点,虽然孩子们对动物的叫声已经熟悉,但要准确无误地区别出歌曲中的小鸟、小猫、公鸡、鸭子的叫声节奏特点,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为此我利用多媒体创设如下教学情境:课件首先展示一个环境优雅的卡拉OK比赛舞台,紧接着从蓝天中飞来一只唱着歌儿的小鸟,小鸟的口中不停地吐出节奏特点的拟声词——叽叽叽,随后让学生们学一学,孩子们立即被新奇的学习内容所吸引,各个学得兴致勃勃,最后课件顺次点击出现小猫、公鸡、鸭子的形象和歌声,学生们都能找出节奏特点,学得惟妙惟肖。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跃,学生始终处于兴趣盎然中,课堂效果非常好。
(乐清市柳市镇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