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利的,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有了更高、更全面、更严格的要求。学生自主对语文的学习,目的是在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历年的中考考试大纲中都明确的规定:“中考语文写字占5分。”俗话说得好:“字好一半文。”这些都强调了书写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所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要加强书写的训练,养成好的书写习惯,认真把字写好。
每学期的开始,我要求班里的学生制订一个练字的计划,达到一定的目标。比如要求学生在上学期要把字写工整,下学期要写一定的字体。有两个学生分到我班时,字写得不是很好。我为这两名学生制订了一个书写计划:买一本钢笔正楷字帖,每天临摹2~3张,保质保量完成。一名同学在周记中写道:“自觉练字已成为我们班每个人的学习习惯,我会继续努力练习。老师您相信我,我一定会把字练好。”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班里好多学生的字都工整了,清晰了,漂亮了。
实际上,学生练习写字,开始不太习惯,原因在于他们自己原来的字已成模式。教师都知道这点,但不要操之过急。学生平时写作业,要把字写端正、大方、美观。学生不规范的字,要求一笔一画,不能潦草。学生写的字体不一样,我就帮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法字帖,从临摹入手,一笔一画地模仿,一个字一个字地模仿。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点高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把字写规范。每星期我还进行一次比赛,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并鼓励字写得好的学生向报刊投稿。因为写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调动了学生的写字兴趣,把过去的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喜欢写字了。这样,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到期末,全班70%以上的同学都练了一手的好字。
二、培养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生字、生词、成语、知识趣闻、名人逸事等方面的难题。我提示学生不能随自己的想法读下去,应该用认真、严谨的学习方法去查阅相关资料,不懂就去查去问,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去年期中考试时,有些学生当时没有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凭借自己的感觉,是把成语中“莘莘学子”中的“莘”拼音为“xīng”,结果是错的。在文言文中出现的“山之阳、山之阴”“河之阳,河之阴”等方位词,好多学生不理解,我就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文言文方面的资料,最后明白了“山之阳和山之阴”的意思是南方和北方,而“河之阳、河之阴”的意思是北方和南方。查阅资料的重要性在这两个例子中得以体现。我经常告诉学生,要利用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简明古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等来查阅。
班里有个同学知识面很广,原因就是经常查阅资料。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探究奥运”为主题的内容。事前,这名同学仔细地查阅了有关奥运的相关资料,知道了“奥运会”的发源地、举办的届数、五环的意思,奥运会会歌等。在开展“奥运与我行”的实践课上,同学们听着这位同学介绍关于“奥运会”方面的知识时,都赞不绝口:“她真博学多才,奥运知识知道这么多!”这位同学笑着对大家说:“我都是查资料才知道的,你们以后有不懂的问题,查资料就知道了。”从此以后,我们班的学生查阅资料、主动学习成为了一种习惯。
三、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习惯
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强调要养成广泛的阅读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读与写的相互作用。
班里有个学生博览群书,泰戈尔的《飞鸟集》《格列佛游记》《安徒生童话》、明清四大章回小说、《朝花夕拾》等名著,他只要有时间,就专心地读。他在一篇关于以“书”为话题的作文中写道:“我是一只小的蜜蜂,在书的花海里尽情地采蜜。我嗅到了花粉的芳香,尝到了花蜜沁人心脾的滋味,花海——书籍,我的精神食粮。我会用我的一生去汲取,一生去品读!同学们,自觉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吧,让我们与书为伴!”
我把这些文采飞扬的话读给同学们听,真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那以后,只要有时间,大家都会自觉地读书。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会自己制订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读物,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相当于每学期平均40多万字,每学年要阅读四部名著。我把目标提出以后,要求学生每人制订一个读书计划,必须坚持完成。在去年三月份举行的交流阅读会中,有个同学说:“我读了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好多诗句让我爱不释手。”还有个同学说:“我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这让我的思想产生了震撼。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在经受了肉体和心灵双重痛苦的压力下,都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学们这些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都是广泛阅读给他们注入的精神之源和文学素养。
四、培养学生养成自由练笔的好习惯
新课标中规定学生练习钢笔字每学期要超过l万字,现在的作文是多种命题的形式并存的,写作是个性化、开放性的,人们越来越重视真实的内心感受。所以,课外阅读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养成勤奋写作的好习惯。我们要注意身边的人、事、物,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用日记写真、周记回眸、心得感悟、质疑探微、放飞理想、琐事札记、生活偶拾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反映自己的思想感情。
自由练笔,还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要求语言生动形象,做到轻松随意。比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要求学生写一段感恩的话送给母亲,有位同学写道:“妈妈,是我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妈妈是我一生的最爱。”另一位同学说:“感谢母亲十几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谢谢您——母亲。”他们有感而发,没有讲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写文章不是那么难的。
作为一名教师,精心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好习惯,需要花大量的心血。而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就会自动升级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因为“习惯铸成性格”,他们的语文素质也将大大提高。
(卢龙县双望镇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