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是把情感教育、人格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育的全部技巧就是爱。”而培养学生良好、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更应该从教材挖掘、教学方法、学生情感、教学观念、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在之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提高考试成绩成为其首要目标。系统知识的传授重于情感态度的培养,理性能力的开发重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使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成了思想品德课的“附庸”,这种完全没有情感的说教式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其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没有感恩之心、没有责任意识、没有集体观念……凡此种种,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否也该对我们的教育进行一些反思呢?“我每年资助100个大学生,但过年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想起给我寄一张卡片或打一个电话。”一位浙江老板的一段话,更是发人深思。事实上,我们很多老师也在抱怨現在的学生:“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努力,对物不珍惜,对己不约制。”“我爸是李刚”及药家鑫等血淋淋的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不能仅以教书为天职,仅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忽视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品德的培养。我们要让学生知行统一、知情发展平衡,因为道德的缺少必然影响完整人格的形成,人生价值就更是无从说起。
其次,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触动学生的“情”弦是本课程达到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是课程本身的要求。背离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初衷,课程目标就无法达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每一个过程的转变都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培养,情感是维系一切认识的初衷和载体,没有了情感的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将会是枯燥无味的。
再次,失去了课堂生命的活力,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了情感的生命才是鲜活的,融入了情感的教学才是生动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了情感教育,课堂才会生动有趣,学生才能乐学、爱学。只有融入情感的课堂,学生的兴趣才会浓厚,情绪才会高涨。所以,失去了生命活力的课堂,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以上几种情况,无疑让我们的教学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也给我们的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增强了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使命感。
一、积极转变观念,努力建造情感化的课堂
首先,教师要转变“师道尊严”的师生观。“教育不是有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人与人主体间灵肉的交流活动。”只有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才能让学生达到认识世界、拓展思维、获得精神启迪、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教学的媒介物,是消除戒备心理的良方。教师心中有爱,自然就有了对学生的尊重、宽容、信任、理解、坦诚、微笑……而当你将这些情感融入教学时,他们也会敞开心扉,自觉地产生学习的自动性和积极性,师生在这样的交流中,互通了情感、分享了智慧、启迪了人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再也不是僵硬呆板的说教,而是亲切自然的情感交流,是师者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是润物无声的心灵呼唤。
其次,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隐性的,无法量化和考查,所以有些教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和知识点就一带而过、匆匆讲解。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应迅速转变观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高度和位置,转变学为应考的教学观。要知道思想品德课堂的灵魂就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贯穿情感的价值引领,课堂氛围也一定是粗浅的、庸俗的。思想品德课的价值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根本。
二、研读教材,挖掘情感要素
一件作品缺乏情感的因素肯定是寡然无味,无法深入人心的。古人说的“言之无物,味同嚼蜡”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很多学生在开学初拿到新书时马上捧着语文书、历史书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而很少会有人拿起政治书、数学书来看看。所以作为政治教师应该认真研读、分析教材,帮助学生找到情感的闪光点,寓教于情、寓理于情,这样的教学才更有说服力和魅力,也更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三、贴近学生心灵,以情互动进行教学
情感基础上的教学才会润物无声。思想品德课堂上,与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他们就会七嘴八舌,愈说愈欢,一个个神采飞扬,手舞足蹈。比如谈到学生假期在家看电视剧的问题,教师可以说:“真幸福,美好的假期有精彩的节目相伴,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那些电视电影公司、制作人员、工作人员和演出人员呢?”这样就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感恩教育。教师还可以跟语文老师沟通,让学生写一次以感恩为题材的周记。
四、多元评价机制,实現学生全面发展
除了学习,我们还在校园中开展了诸如“文明风采”“文明礼貌星”“积极进取星”等活动,每周通报给家长,让家庭、学校形成对学生教育的合力。通过这一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班风日益积极淳朴,学习成绩逐步提高,任课教师都说越来越喜欢在我班上课。
五、教学方法灵活,多渠道提升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可能像知识技能目标一样可以通过讲解、演习、练习、作业、考试等方式直接“教”给学生,它必须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如讨论、辩论、情景体验、主题探究等,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体验、获得感悟,从而内化为一种心理和品质。
“教育的全部技巧就是爱”,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爱是勤于思考,爱是严加管教,爱是谆谆教诲,爱是宽容大度……只要我们心怀着对孩子的爱,用一颗关爱之心承担肩负的责任,寓教于情,那么,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会是心灵的沟通,教学任务也会很好地完成。一句话,寓教于情,就不难上好思想品德课。
(灯塔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