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点拨就是指点、启发。孩子们在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会陷入认知的怪圈,无论如何努力、如何思考都无法解决,并且自己很难突破,此时教师的三言两语,就会使难题迎刃而解,学生豁然开朗,就会打开一片新天地,这就是点拨!名师高明之处就是善于点拨,恰到好处地点拨。点疑难,拨要害。
关键词:教学过程;比较点拨;疑难点拨;学习方法点拨;教学点拨
点拨就是指点、启发。孩子们在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会陷入认知的怪圈,无论如何努力、如何思考都无法解决,并且自己很难突破,此时教师的三言两语,就会使难题迎刃而解,学生豁然开朗,就会打开一片新天地,这就是点拨!名师高明之处就是善于点拨,恰到好处地点拨。点疑难,拨要害。
其实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在不失时机地运用点拨。我们所说的“启发”“举一反三”“相机诱导”等等,都在给学生点拨,启发思维,开阔思路,指点迷津。虽然我们都在运用点拨,那么教学中如何运用好“点拨”呢?现在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例子来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比较点拨。把一类的文章放到一起,然后让学生去发现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整个比较过程中就会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热情,打开思路。例如,我曾经试着把《母亲的回忆》《难忘的一次航行》《一面》三篇语言风格、思想内容迥异,但都是写人的回忆性记叙散文放到一起教。要求学生从文章主题、题材、人物刻画、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几个方面比较,并分析文章,学生开始阅读自学这三篇文章,按照要求完成我所布置的分析表格。同时我和学生一样也完成同样的分析比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适时地抛出这样几个问题,三篇文章中描写了哪三种感情?各自如何表现?语言有何特色?只是简单的三个问题,对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课文就起到了点拨的作用。学生通过整理表格理清了思路,通过回答问题使情感得到升华,最后通过小型写作练习形成收获。此法中问题设置是关键,设置点睛之笔的问题,对学生学习的升华起到重要的作用。
疑难点拨。疑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解决疑难也是学生学习提高的必经之路。点拨学习疑难,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学生通过逾越障碍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我们的点拨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会在学生学习新授课程后,设置一些阶梯型的作业题,题的难度由易入难,特别是难题的设置,要求看起来像简单题,做起来有难点,学生一做就错,形成学习的窘境和尴尬,但是点拨后就会恍然大悟,这种情景下最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潜能,这种感受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印象深刻的。这种点拨使学生如在深海漂流迷失方向,忽然看到灯塔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这种触及灵魂的点拨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永生不能忘怀的印象,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疑难点拨的操作方法就是巧妙设置疑难,适时点拨。
学习方法点拨,学习过程我的理解是三个字——“鱼”“渔”“欲”。激发“欲”,掌握“渔”,就会得到“鱼”。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将会受用终生。所以我们的教学要特别注意对学习方法的点拨,因为学习方法不是固定的教学内容,而是散落在我们的教材中,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滋润,是靠学生自我形成的。适时的点拨,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形成学习方法,例如,我教写作,说到动态物体的描写,共有两个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节,讲写作知识和进行写作指导;第二节让学生写一篇动态物体的文章。写作知识怎么讲呢?我先不讲理论,而是首先发问:蟋蟀弹琴歌唱,你能说出它是个什么样?谁逮过蟋蟀?怎样才能逮住它?问题发出,学生跃跃欲试地回答,我请几个学生讲,结果讲得不全,描述生涩。于是我请一位学生朗读叶绍钧的《童年》中描写儿童捉蟋蟀的文字,让学生欣赏,学生听得十分有趣。然后我又提问学生,描写蟋蟀这样的动物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要写出形态、动作、神情以及生活习性等等。这样,有关动态物的描写和写作知识就学到手了,这比灌输空头理论,效果要好得多。这个过程中,是“描写动态物要注意些什么”这个问题起到了点拨的作用,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了写作的法门。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现象—质疑—结论—实践这样一种学习的方法。学生在一次次的这样的学习过程,经过一次次的点拨,直到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学习过程,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达到目的了。
教学中的点拨,内容非常丰富,方式要十分灵活,要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概括地说,“点”就是画龙点睛,它可以点文章精彩处、知识重难点、学习疑点、解题佳妙处、易忽视易错处等等。拨就是拨疑为悟、拨难为易、拨暗为明、拨死为活等等。点拨就是要抓住要害,排除学生学习的障碍,制造恍然大悟的心理感受,从而加深印象,开阔思路。上面所谈,只是个人所感,拿来与朋友分享,点拨方法多异,绝不是仅限于此,希望朋友们可以相互交流,坦诚学习。
(作者单位 河北省磁县西固义乡学区东固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