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职业,“大”规划 树意识,助成长

2012-12-29 00:00:00许力
新课程·上旬 2012年6期


  摘 要: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取得快速发展,但吸引力不强却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职业学校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自我认识不清、专业认知模糊、职业意识淡薄、人生规划缺失;未能享受到职业教育带给他们的福利,职业发展前景不理想等等。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需要以生为本,从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出发,以规划设计活动为主线,使学生通过设计活动,重拾自信、改善性格、提升素养、发展能力,为顺利就业和自我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职业教育;吸引力
  近年来,我所指导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作品,参加江苏省“文明风采”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获得了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学生的作品虽然只是“纸上谈兵”,但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思、设计、修改与成型这一系列活动过程,学生能够“以小见大”,从认识自己开始,进而理解专业、了解社会,形成职业意识。这有利于在校生明确学习与发展的方向并付之于实际行动。与普通教育相比,以活动的形式带动学生成人意识与职业意识的形成与成才欲望的激发并付之于行动,这种活动必定会成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之一。
  一、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何在
  毋庸讳言,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因为没能考上高中而选择的职业学校,低分进入职业教育这种现象在全国而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近年来社会一再通过媒体宣传和渲染,报道某某大学生毕业后回技校职校“回炉再造”、某某职校毕业的学生由于一技之长而获得重用等事例,但依旧抵不过普通高中对初中毕业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普通高中依旧是他们的首选考虑。这主要源于社会主导价值观崇尚学术教育和民众对于从事技能操作性工作的选择性回避所造成的。另外,金融危机的余威给中国所造成的企业倒闭潮,大批打工人员回乡潮给家长和学生造成对职业教育的负面认识,又加重了家长和学生对于接受职业教育能否给自身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的忧虑与怀疑。那么,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哪呢?“最大的吸引力应该是进入职业教育学习的青年人自身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职业教育不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而且要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的‘一种方式’。”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在2009中国国际职业教育论坛提出,职业教育不能只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成才与成就的教育。笔者认为,给学生充分的发展,前提是给学生以希望,以信心,让他们能在职业教育的领域里认清自我,找回自信;培养兴趣,主动学习;明确方向,提高能力,能够按照相应的计划去逐步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形成“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深造有希望,终身发展有基础” 这样一种职业教育积极向上的局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目前,职业学校已经开展并形成了固定的三大赛事来响应胡总书记的素质教育要求: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和文明风采大赛。这三个大赛分别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创新意识与动手制作能力展现和培养学生积极兴趣、调整个人性格、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各有侧重与配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它们引导、帮助受到挫折的学生重获自信、认清自我、找准目标,脚踏实地实现人生梦想,通过活动的形式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形成了符合“90后”学生个性特征与职业教育特色的吸引力之一。
  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在“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下,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清晰地自我认知和正确了解社会,缺乏相应的职业意识与长远规划、打算,缺少社会实践经验,造成他们在步入社会的时候遇到种种不顺和困惑。但同时,又有许多职校毕业生能立足现实,从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出发,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地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成就了事业等,实现了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与宗旨。两者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能否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能否拥有正确的职业意识与成才观、就业观等,是一个毕业生能否起好步,顺利就业,奠定今后事业基础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自我生存的需要,凸显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设计的必要性,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引导学生开展好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过程,可以成为职业教育的育人特色与亮点。
  三、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形成过程展现了学生自身充分发展的过程
  我从“文明风采”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的宗旨和要求得到启发,决定以参加设计活动的方式来带动全班学生认识自己、了解专业、树立职业认知、规划职业理想。全国性的“文明风采”系列活动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希望通过这项比赛,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成才观、就业、创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形成提高自身素质、拼搏向上的动力。
  而比赛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能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从现实出发,形成职业意识、培养三观的过程,树立“人职和谐发展”认识的过程。通过师生互相讨论、召开主题班会课、头脑风暴活动、观看纪实录像、走访参观人才市场、请家长和社会人士谈自己亲身经历、带领学生亲身体验招聘会等活动,大部分学生有了主动规划,调整自己在校学习行为的认识和行动,为未来的就业和增加社会阅历作准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认识自己,理解专业
  要想清楚地认识职业,必须先认清自己。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我要求全班学生每个人独立思考一个问题:我的成长环境是什么、我的性格如何、我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等等。然后再以四个人一组的形式互相讨论,从各人的成长过程开始思考、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拿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自我分析与认识的文字材料。在初步正确认识自己之后,接下来各小组成员通过查阅书籍报纸、上网浏览等方式,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撰写一份材料,撰写出小组报告。在此基础上,各个小组在班级互相交流各自的报告,互通有无,针对各自报告中的一些观点和数据进行小组间交流与讨论,最终各人形成自己的“专业认知与就业环境分析”的内容。在这个阶段,教师参与各个小组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考方法来分析所查阅的资料与数据。通过这个阶段的活动,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个基本了解,为形成职业概念与树立“职业”意识打下基础。
  2.了解职业,树立意识
  专业与职业是有区别的。专业着眼于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侧重于未来就业所对应的岗位需要。而职业是指具备劳动能力的个体一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和所扮演的一系列角色的综合。
  职业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对于在校的职业学校学生而言,专业学习是具体的可操作与控制的,而职业理想、道德与意识却是需要通过亲身参与的体验式活动来理解与形成。在本阶段活动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带领学生去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亲身感受在校的专业学习与社会上职业分工的区别与联系,同时了解就业行情与职业需求趋势等。(2)召开几次主题班会课,请任课老师和家长代表谈谈自己的职业生涯历程和感想,让学生从身边的老师和家长经历当中体会什么是职业,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3)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专题录像片和名人名家成长过程(重点是职业生涯方面的成功案例)的访谈、回忆等专题片,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看法,联系自己的理想来谈谈各自的职业理想、在社会上立足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职业道德(与做人的道德相联系)、该如何对待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与岗位,用什么样的思想与态度来对待所从事的工作等。在师生互相学习中,在亲身体验与感受中,每个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对职业有所认识,有了初步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感。无形中,学生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成才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对“先就业、后立业、再创业”有自己的认识与想法,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和“职业人”的自我认知,为他们将来的职业价值取向与职业选择做了铺垫与准备。
  3.确立方向,制订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核心是方案制订与实施步骤,是学生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与道德感的具体化,也是职业教育的育人特色与吸引力之所在——让在校生立足社会现实、立足自身实际条件,结合专业学习与理想,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阶段合理、措施翔实的职业规划并执行。
  在本阶段,重点引导、帮助和教育学生脚踏实地地从身边事做起,一步步地去落实自己制订的“在校期”的目标方案,逐步改变与调整规范学生在校期间的想法与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观察、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耐心、恒心和毅力,做人做事的基本规范与要求,通过小组互助的形式互相帮助、互相提醒。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生涯设计比赛期间。笔者认为,让学生按照自己制订的规划方案去实施,这本身就是一种互相学习与提高的过程,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理念灌输过程,一种内化为学生自身理念与行为素质的过程。
  4.形成三观,服务成长
  三观主要是指“成才观、就业观、创业观”。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系列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亲身参与或感知的体验式活动,对“人才”“就业”“事业”和“创业”“成功”进行认识与思考,形成各具特色的、符合每个学生自身条件的三观,并潜移默化地落实到设计稿中,落实到行动当中,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学生对自身、对未来就业和事业发展的考虑,达到人与职业和谐的目标。正如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所说,职业教育不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而且还应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受教育者不只是被开发的对象和增加财富的资源,而且要成为发展的中心目标和终极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涉及普通教育、学习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技术及各门学科,以及获得相关的实际技能、态度、理解能力和知识。”
  对职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活动,促使学生以社会需求和职业要求来指导自己的在校学习、生活,无形当中既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修养,又能产生由“在校生”向“职业人”的观念转变。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本人的成长,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且能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与工作实效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信誉度,最终形成学校、学生和社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杨黎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与可持续发展[J].职教论坛,2009(11):4.
  [2]黄尧.要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5.
  [3]第七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方案.
  [4]韩瑞莲.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及其相关概念内涵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31):64.
  [5]凡华.吸引力与可持续:把脉职业教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9(33):59.
  [6]欧阳河.试论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J].教育与职业,2003(1):24.
  (作者单位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