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唯一

2012-12-29 00:00:00王金川
新课程·上旬 2012年6期


  摘 要:北宋大文豪苏轼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堪称中国文学艺术的全才,是一个成功者。为此,对苏轼生命历程中的四位女性,在苏轼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了她们都是苏轼生命中的唯一的结论。
  关键词:苏轼;生命;唯一;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9.3 文献标志码:A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7月28日,北宋大文豪苏轼离开了人世。他一生中有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200多篇散文和珍贵的书画艺术作品传世,他爱民、惠民的政绩、正直坦荡的个性更让世人永远铭记!毫无疑问,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然有一个优秀的女人。那么,在他的背后,有没有这样的女性一路相伴呢?回答是肯定的。苏轼的身后有四位优秀女性,她们是苏母程夫人、发妻王弗、继室王闰之、侍妾王朝云。让我们走近这四位女性,探究她们在苏轼成功道路上所起的作用。
  一、母亲程夫人——苏轼的良师
  程夫人乃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眉山人。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通经史,有气节。司马光在为她所写的墓志铭中,也称赞她“喜读书,皆识其大义。”程夫人在苏轼、苏辙兄弟的教育上,注重言传身教,这从下面的两则记载中就可以看出。
  《宋史·苏轼传》中记载:“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这段文字讲的是苏轼十来岁的时候,程夫人给他讲《后汉书·范滂传》中的故事。当程夫人讲到范滂与他母亲诀别,范母深明大义,支持他为理想而赴死时,慨叹不已,苏轼听完这个故事,站起身来问道:“母亲,倘若我也要做一个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回答:“你如果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从此,“苏轼奋发有当世志”(孔凡礼《苏轼年谱》)。
  苏轼在《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一文中记载:“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武阳君即程夫人。这段话是说:程夫人不喜杀生,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结果引得越来越多的鸟雀在院子里筑巢。程夫人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善良慈悲之心,给苏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苏轼在《异鹊》诗中也记录了此事。
  程夫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教育和影响着年幼的苏轼,使苏轼从小就形成了正直、豁达、宽厚、仁慈的品格。可以说,她是苏轼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的一位良师!她为苏轼日后的成功奠定了思想根基。
  二、发妻王弗——仕途上的贤内助
  王弗,眉山青神人,是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她为人贤淑,知书达理,生性“敏而静”,嫁给苏轼后,除侍奉公婆外,常在书房陪伴苏轼读书,为丈夫研墨端砚,红袖添香。苏轼背诵文章卡壳时,她会在一旁予以提示,令苏轼大为钦佩。苏轼后来能在二十二岁高中进士,她的殷勤陪读之功不容抹杀。
  王弗还非常关心苏轼的仕途。她深知苏轼生性善良,对人没有戒心,常与来访的同僚或下属推心置腹、高谈阔论。每当这时,王弗都会在屏风后仔细倾听他们的谈话,客人走后,她就把自己对来访者的看法和评价告诉苏轼,提醒他什么人可以坦诚相待,什么人要敬而远之,小心提防。事后证明她的提醒都是对的。对此,《亡妻王氏墓志铭》中也有记载:“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唯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有时,王弗还会用公公苏洵告诫苏轼的话来提醒丈夫事事谨慎。有了王弗的及时提醒,苏轼在仕途中春风得意,少摔了不少跟头。毋庸讳言,她是苏轼通向成功道路上的贤内助!
  可是,王弗只陪伴苏轼走过十一个春秋,就玉殒香消了。苏轼为之伤心欲绝,以至在参加由皇上主持的制科考试时,竟恳请皇上准许他不做诗赋,只“试二论”;并且在此后的三年多时间(1065—1068年)里不曾写一首诗,真正成了“诗坛哑巴”。可见,王弗的去世对他的打击之大。直到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积郁十年的感情终于喷薄而出,汇成一曲令人肝肠寸断的悼亡词《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尘满面,鬓如霜……”失去了王弗的苏轼,过早地斑白了两鬓,宦海沉浮,身心俱疲。王弗对于苏轼的重要与唯一再无人能够替代。
  三、继室王闰之——遮风避雨的温馨港湾
  王闰之,字季璋。在王弗去世三年后的熙宁元年(1068年)十月做了苏轼的继室。王闰之性格柔顺贤惠,对丈夫和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把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这让苏轼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交朋访友、吟诗著文、填词谱曲。更为可贵的是,无论苏轼被贬黄州也好,还是飞黄腾达、召入禁垣也罢,她都处之泰然,做到“锦衣玉食,她不惊喜,牛衣耕织,从不埋怨”。她是家庭中的主心骨,是苏轼的坚强后盾,更是苏轼遮风避雨的温馨港湾。在与苏轼相伴的25个人生岁月中,苏轼对她无比信赖和倚重。
  其一,王闰之善于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苏轼在这首题名《小儿》的诗里写了这样一件事:苏轼刚到密州做太守时,正逢密州大旱,又闹蝗灾,民不聊生。这天,在外奔忙一天的苏轼,刚回到家,就遇到小儿子纠缠他,让他抱,于是就冲儿子发火了。这时,王闰之赶忙过来劝说:小孩子不懂事也就罢了,你怎么比小孩子还任性?回到家里为什么不开心点呢?一边说着,一边让丈夫坐下,又洗净茶盏,沏上一杯茶端给丈夫。苏轼喝着茶,听着老妻的温言软语,感受着家庭的温馨,很快变得心平气和了。
  其二,王闰之还是一位能读懂丈夫心意、以雅言谈风月的女诗人。赵德麟在《侯鲭录》中记载:“元祐七年正月,东坡在汝阴,州堂前梅花大开,月色鲜霁。先生王夫人曰:‘春月色胜如秋月色,秋月令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何如召赵德麟辈来饮此花下?’先生大喜曰:‘谁谓夫人不能诗?此真诗家语耳。’遂召与德麟饮。”这让苏轼对老妻更增添了一份倚重之情。
  其三,家中许多重大事情,苏轼都要先征求她的意见。元祐七年(1092年)三月,苏轼由颍州任上改知扬州,因当时程颐已被朝廷启用(程颐曾被苏轼当众嘲笑,结怨很深,后形成“洛蜀党争”)。苏轼预感自己又将陷于激烈的党争之中,因此,萌生退休归田之念,但到底是去常州,还是回老家眉山,他一时还拿不定主意,就决定先听听老妻的意见。
  王闰之去世后,苏轼哀伤至极,在《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中悲戚地倾诉:“呜呼!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从我南行,菽水欣然。汤沐两郡,喜不见颜。……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这既有对她一生的充分肯定,也有因她逝去而痛悔不已的深情告白,更有生不同归死同穴的誓言。王闰之虽不能像王弗一样给苏轼许多中肯的规劝与提醒,但她给了苏轼更多的自由空间,为苏轼营造了一个遮风避雨的温馨港湾,使苏轼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四、侍妾王朝云——相知相随的红颜知己
  王朝云(1062—1096年),字子霞,浙江钱塘人。自幼沦落于歌舞班中,是西湖名妓。后被苏轼赎出,给王闰之做了侍女。因她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深得苏轼夫妇喜爱,后在王闰之的主持下纳为侍妾。从此,便与苏轼同甘苦共患难,直到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在惠州病故。
  在黄州期间,她帮助王闰之操持家务,陪苏轼散步,为苏轼煮茶、弹琵琶,照顾苏轼起居,与王闰之一起为苏轼营造出温馨浪漫的家庭氛围,使苏轼有更多的闲暇寄情山水,创作出许多流传后世的名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及《赤壁怀古》都出自这一时期。在惠州时期,朝云更是担起主妇职责,悉心照顾苏轼,精心安排全家生活,闲时还读书念经,习字临帖,与苏轼一起炼丹参禅……给予苏轼极大的精神慰藉。在苏轼眼中,她“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红粉佳人,而是甘苦同当的知己”。
  朝云与苏轼相知最深,最懂苏轼。在宋人费袞的《梁溪漫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子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当时,苏轼在政治上,既不完全支持旧党的主张,也没有全盘否定新党的改革,而是从于国家、百姓是否有利的角度出发,坚持自己的主张,这种不合时宜的思想致使他在新旧两党当权时都受到排挤、打击。朝云这样回答,说明她深知苏轼的为人,在众多的婢女、侍妾中,只有她才堪称苏轼的知音。这可以苏轼在为纪念她所建的六如亭上亲笔题写的楹联为证: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朝云带着无尽的不舍走了,把无尽的思念和哀伤留给苏轼。苏轼又把对她的无尽思念化作一篇篇诗词、文章,来悼念这位红颜知己。《西江月·梅》《悼朝云诗》(并引)《雨中花慢》《题栖禅院》《朝云墓志铭》《惠州荐朝云疏》……这一篇篇诗词文章记录着苏轼对朝云的挚爱深情,也是“敏而好义,忠敬若一”的朝云作为苏轼红颜知己的最好见证。
  综上所述,四位女性在她们有生之年,先后给了苏轼正直坦荡的品格、生活的关爱、家庭的温馨和精神的慰藉,以柔弱的身躯撑起了苏轼生命历程的半个天空,默默地为苏轼铺就了走向成功之路。虽然苏轼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四位女性在苏轼生命历程各阶段的付出是无人能够替代的,她们都是他生命中的唯一。
  参考文献:
  [1]东方龙吟.解读苏东坡:女性·情感[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2]王水照,崔铭.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四川省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基础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