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许多教师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展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思想和方法,课堂教学方式丰富多彩,课堂上出现了自我展示、小组合作讨论、自主探究等模式,许多公开课也是别开生面、热闹非凡,然而在热闹和自主的背后透射出的多是放任和浮躁。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依旧摆在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的面前:这样的课堂教学有效吗?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现代的有效教学比传统的有效教学更注重社会性,更体现个体的主体价值。这正是有效教学、人性化的一次飞跃。
如何才能提高体育课的有效性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的情境对于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就如汤对于汤中的盐,盐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要溶入情境中,才能体现出它的活力,学生才会乐于接受。学生在体育课上所学的知识技能本身是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的,但表现它的文字符号却是很抽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语言符号和实践生活积极联系,理解教材所蕴含的知识。
教学情境就是用直观的方式反映书本知识所表现的实际的事物和相关背景。通过教师提供的真实的问题背景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完成知识的构建。体育课常用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实践证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勤思,创造善问的课堂氛围
余文森教授在回答“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这个问题的时候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可以列举出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从余教授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把课堂建设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的实验室,老师可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和学生共同创造勤思、善问、积极的课堂氛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新课程“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运用质疑、设置悬念的教学技巧,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在一种认知冲突和民主和谐的课堂讨论中独立思考,获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大胆质疑,在与组员的争论中达成共识,分享彼此的经验,发挥自己的潜能。
课堂上,提出问题很容易,但要提一个有效的问题却很难。所以教师除了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设计有效的问题,而且问题还要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在“跳一跳,摘果子”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学习的体验。
三、贯彻新理念,活用教材,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
体育课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合理使用,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材做出调整、补充、改造,适当地融入一些乡土教材,从而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及经验的联系。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不断实践得到的。
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先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再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解决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只有这样学生对所学问题的印象才会更加深刻,教学目标达成才更有能动性。
四、反思课堂教学,更新课堂教学方法
美国学者波斯纳有一个关于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反思,教师能够不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所在,摆脱经验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反思的内容很多,如学生的课堂反应如何?学生接受的情况怎样?教学目标实现否?教学结构合理否?有无闪光点?有无改进之处?……教师要不断反思、质疑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低效和无效的原因,进行研究,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使体育课真正走向有效教学。
总之,从一定意义上说,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应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合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本着“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科研上下工夫,积极实践创新,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释放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体育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铜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