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指出习惯对于人的一生影响甚大,一个人的成功与他良好的习惯是分不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家庭、学校、社会对于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让孩子从受教育的第一天起就应开始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孩子从出生有了初步感知社会的能力,以后就开始接受外界的信息,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所以说,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幼儿园时期是儿童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
一、融入集体,享受文明
孩子从入园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集体生活,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的孩子们忽然面对这样的环境是不能适应的,在家里大家都围着他们转,要吃什么没人跟他争,要玩什么没人跟他抢,他们唯我独尊、自私霸道的习惯在这里得到了考验。刚入园的孩子,我们要尽快地让他们融入集体中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别人,互相谦让,礼貌待人,要教会他们“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不用谢,请……”等礼貌用语的使用,幼儿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正确地与同学老师相处。比如在分餐的时候,我把点心发到每个孩子的手中,就引导他们:“这时应该跟老师说什么呀?”好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谢谢。”其他同学也跟着喊起来,以后每次我分点心的时候教室里谢谢声不断,后来我又请孩子轮流来发,当孩子们得到谢谢时,他们是那么的激动,谢谢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们都变得文明了。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阶梯,在这里,孩子们最初接触社会,最初与他人交往,我们要让孩子在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中读好人生的第一课,那就是习惯。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学生带出园,走进社会,让他们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辨析社会中一些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真假、善恶、对错的分辨能力,这样才会有利于幼儿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不至于在社会的染缸中人云亦云,从而在集体生活中享受文明。
二、拓展学习,润色情感
幼儿园开设的语言、数学、科学、生活与健康、艺术、社会等课程除了让幼儿掌握一些相关的常识或是简单的知识和一些操作技能外,更多的是渗透了各种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一点,把习惯的培养渗透到每一课中去,从文本出发,使幼儿的情感得到润色。比如,幼儿活动中的剪剪贴贴特别多,我们就要叮嘱幼儿小心使用剪刀,认真细心完成每一样作业,培养幼儿细心做事的习惯,培养幼儿的耐心。比如,在大班数学里通过《中秋购物》《新鲜屋》《钱币比比看》认识人民币,并学会钱币的简单换算,这是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在课堂中我也设计了一个情感目标:爱护人民币,不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些是教材上没有的要求,但这些又实实在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具有实用价值,我们必须加以拓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都达成的课堂才是完整的课堂,对幼儿来说,教科书的全部不只是上面画的写的,还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点什么,使他们习得学习上或是生活中的一些良好的习惯或是态度,这才是无缺憾的教育,使教科书真正与教育接轨。
三、开展游戏,内化行为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儿童视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工作。游戏是幼儿的精神食粮,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习惯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知道,幼儿做事完全是跟着感觉走,没感觉了就放弃,半途而废,根据幼儿意志力薄弱的特点,我把教育融入游戏之中,让他们始终保持兴趣,慢慢地养成做事的耐性。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我让孩子们扮演交警叔叔指挥交通,我先给孩子们播放了一段交警指挥交通的视频,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说说交警叔叔是怎样指挥交通的,并结合他们平时看到的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的模样进行模仿,孩子们一个个站得直直的,不多久我发现很多孩子站累了,但没有一个放弃的,一张张小脸上都写着坚持,交警叔叔的形象鼓舞着他们,是孩子们脑海里的榜样,孩子们从游戏中感受到了责任感。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的意志得到了发展。游戏一般还需要集体合作,在游戏中孩子们也学会了相互合作,学会了商量。还有些孩子胆子小,性格孤僻,游戏能使他们很快地融入集体,在游戏中玩出自己的朋友,玩出自己的快乐世界,在游戏中性格变得开朗起来,愉快的游戏促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游戏中,幼儿获得了通过直觉行动方式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缩短了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凡人生所需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因此,我们要抓住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这一关键时期,创造各种有利的机会,努力当好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领路人。当然,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这需要我们教师做教育的有心人,献出自己的爱心,保持长久的耐心,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东镇中心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