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设计:无限趋近完美

2012-12-29 00:00:00袁小彤
商业评论 2012年11期


  
  对于管理,一直存在着“是艺术还是科学”的争论,甚至对于“怎样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我们也莫衷一是。我们周围充斥了太多的管理理论、培训讲座、大师专家……而在具有多年国内外企业管理实操经验的陈锴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是相当朴素的。在他看来,“管理更多的还是科学”,而好的管理必然是能为企业、员工、股东带来皆大欢喜的收益,否则即是空谈。
  好的管理需要体系化和结构化的制度来实现,但这并非一件易事,既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十分谙熟,对行业生态链纵横通达,也需要对管理知识有充分认知,对企业文化了然于心,更需要有自己的哲学观点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这是个苦差事,你得学会enjoy it。”陈锴作为澳洋顺昌管理体系的设计者,他显然体会到了这里面的苦与乐。在带领管理团队花费两年时间设计、推行现有的管理体系后,他现在基本不用忙着开会、协调工作、四处救火,可以在办公室悠闲地喝杯咖啡,有更多的时间考虑新的战略布局。
  好制度的力量在于让事情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让员工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让企业和谐运转。首先,好的制度在设计时就应该是精益求精的。在陈锴看来,尽管没有100%完美的制度,但好的制度设计能规避更多的问题和提高制度的可行度,从而降低对管理土壤的要求。澳洋顺昌在管理制度设计上从不吝惜时间和精力,陈锴甚至亲自蹲守某些一线工作岗位观察分析长达数周,每年也要对制度进行重审和优化,确保制度始终处于持续改善中,努力使制度设计趋近完美。
  其次,好的制度应该是人人都是设计师,应该服务于企业各个利益团体。澳洋顺昌的管理制度更像一种将各个利益团体扭合起来的利益分享机制,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了公平竞争的跑道,而非一般企业那种充斥“严禁、不允许、惩罚”的羊圈式制度,这样既牵引了员工行为,也保障了整个制度安全又不失灵活。陈锴将之称为高速公路赛车,“我是希望设计一个体系,大家什么都不需要问我,但是大家又是安全的。所以我们在设计道路时,就给出了不同的车道,设定了不同的资源分配和内部核算规则,越接近车道护栏,条件将越苛刻,超过护栏的越界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在车道内就看你开什么样的车以及驾驶技巧如何了”。
  最后,澳洋顺昌的管理制度也将管理思路和方式手段有效融入其中,体现了真正的管理价值。很多企业的管理之所以失效是因为没有识别清楚应管理的对象和方式,只对结果进行考察和评价,从而失去了管理的价值。比如,在澳洋顺昌所在的这样一个原材料行业,很多企业的业务人员是靠销售业绩拿提成的,看似合理实则不然,因为原材料价格波动非常厉害,原材料涨价时企业业绩都会很好,业务员业绩自然水涨船高,当原材料跌价时很多企业都是亏损的,这时业务人员的业绩也会很难看。这是行业特点,陈锴并没有简单采用习惯做法,而是通过分析借鉴了股票基金领域的跑赢大市法,将业务人员绩效定位于能否抓住价格波动差额跑赢大市,“只要能跑赢大市,我就给你奖金,哪怕是跌价时公司亏损只要业务员做得优秀,奖金也照发,因为其他人亏得更多。当然,疯狂涨价的时候你也别想拿那么多奖金,因为它不是你的本事赚来的。因为这个制度回归了管理对象的本质价值,所以很公平,近几年我们公司成熟的业务员辞职的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