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为种子也建一个银行
小戴的有机庄园建在浙江宁海县一个青山绿水的山村里。在这样一个冬日的午后,沐浴着暖暖的阳光,脚踩松软的土地,贪婪呼吸着散发植物清香的新鲜空气,不禁让人心襟荡漾,有一种身处世外桃源说不出的惬意。
“来我庄园闲聊的人可能在外面什么都见识过了,所以我这里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唯一能比的就是有很多的土,你也没见过这么土的地方吧?”小戴是个很西化的人,言谈中总透着一种睿智的幽默。
“带我去看看种子银行吧!”跟随着小戴在他的庄园转了一圈,品尝了他在夏日晒干了的蜜饯蓝莓,欣赏了各种环保DIY,手工木坊,略感寒意的我开始有些迫不及待。给种子造一间银行,顾名思义,应该是把各种各样的种子分门别类存起来吧?此刻,在我脑海里呈现的是传统银行的样子。
“哈哈,现在你眼前的这一大片田地就是‘种子银行’了!这是南瓜田,这是番茄地,那边种的是萝卜,还有白菜、青椒,再往前还有西兰花、玉米,各种花草……”
“这只是一般的菜地啊!”我迷惑不解,打断了他兴致勃勃的介绍。
“是的。可是,你知道吗?这些我们日常最亲密的蔬菜瓜果们却面临着灭种的危机。也许多年以后,这些植物就会从我们眼前消失。”刚才还满脸笑容的小戴此刻显得忧心忡忡。
他解释道:全世界大约有30万种植物,然而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过度开发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这些从鸿蒙时代就开始改造我们地球的原住民现在却面临着被剥夺“球籍”的危险。举例来说,只要全球气温升高两度,那么就有15%到40%的植物将濒临灭绝。这个数据让人瞠目结舌。
无疑,植物的生命力是强盛的,但和自然巨变比起来,它们又是如此脆弱。之前就听说,在挪威北部有一个叫做末日粮仓的种子银行。假如有一天,地球上发生毁灭性的灾难,那时幸存的人类就可以从中取出种子,将它们唤醒,重新耕种文明的土地。与这家地处极地的种子库相似,英国也有一家KEW千禧年种子银行。这座种子银行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种储存,一旦某个植物物种灭绝,种子银行就可随时启用其种子,让这个物种得以恢复,不用等到世界末日。目前有包括中国在内的54个国家加入了这个种子银行的植物保存计划,还有100多个国际组织对这一项目提供支持。
这样看来,小戴是要建一座咱们中国自己的种子银行吗?
“种子银行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俄罗斯科学家率先提出,当时的目的是用以应对世界末日这样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在我们中国,任何个人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条件去打造一座种子银行。因为,种子银行相当于植物种子的基因库,挪威的建立在海拔1400米以上,周围是永冻土,银行里面保持恒温,这样即使全球变暖导致整个南极冰盖融化,沧海变桑田,种子也能安然无虞。英国的种子银行为了保持种子的生命活性,也是想方设法对种子库的温度与湿度进行严格控制。可见,这是一项相当复杂而昂贵的工程。”
而小戴认为,其实我们本不需要如此。那些未经人类破坏的荒野、分布于全球各地的草原、湿地、森林和海洋,甚至包括你自家门前尚未种植上整齐划一索然无味的人工草皮的泥地,无论大小,都可以作为保持物种多样性的伊甸园,这远比挪威的极地洞窟更具有诗情画意。
“话虽如此,但是随着都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每个人可占有的可耕种面积却相当有限。这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大城市更是天方夜谭。而我的庄园地处江南,土地肥沃,恰恰可以给大家提供这样的便利。于是,我们向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征集天然的原始种子,然后在我的庄园里为每个人提供一分土地来寄种您想分享的种子,使得种子数量持续增长,便于您更好的进行种子分享。与此同时,您拥有植物收获的所有权益,可以委托我们把植物收获和留下的种子邮寄给您指定的任何人。也可以向我们索取存种的多余种子。这所有的服务是免费的,您只需承担包装、快递等其他非农业费用。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天然种子银行。”
保卫原始种子,植物多样性之战
在谈话中,小戴多次提及庄园只接受原始的自留种,而绝非是大家在市面上或种子公司购买的种子。
“其实,我最初萌生这样的理念并不是基于国外的一些概念,而是面对‘转基因’技术无孔不入产生的担心。”
早在三年前,小戴在创办蓝莓庄园的过程中,就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农民种植作物,都不再自己保留种子,而是去种子公司购买。而从种子公司购买到的大部分作物种子都是被运用了“转基因”这一高科技成果。以玉米为例,实际上,自然生物特性决定了商业玉米种子———无论转基因种子还是普通种子———都需杂交得来,而杂交方式的自留种,必然会影响来年收成,因此农民自然不会留种,为了产量考虑也会向种子公司购买。
虽然,在科学领域,转基因技术充分发挥了生物所具有的已知的、有用的、优良的、安全的基因。例如在植物中转入其抗旱性、抗虫性等具有很强竞争性的优良基因,这样的好处是极大地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与收成,植物结出的果实看起来也是硕大丰满。然而,被注入转基因技术的物种因具有极强的生长能力,势必会影响那些没有被转基因的天然物种的生存与发展,长久以往,转基因的物种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最原始天然的物种也就走向了终结与灭亡。
“于是,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物种面临着这场‘灭种’危机。我们日常最常见的蔬菜瓜果,包括西红柿、甜椒等都已转基因。然而,事实的严峻程度远非如此。现在农民播种所用的从种子公司买来的种子,会使农业走上一条不归路。你买这家公司的转基因种子,也就意味着只能相应的购买这家公司生产的特效农药。因为,其他的农药杀不死地里的草,而虫子的抗药性年年增加,所以农药一年比一年猛,虫子一年比一年多。这样,即便是被转入了抗虫害基因的植物也渐渐失去了抗虫性,被转入抗除草剂的植物却导致田里滋生‘超级杂草’,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正是因为现在农民手上的自留种已经越来越少,小戴在这3年以来,利用各种方法途径,深入农民之中广泛搜集,然而却只搜集到100多种非转基因的植物天然原始种子。
“这与国外种子银行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毕竟我们是一个公益性质的项目,缺少各方面的支持与推动,而国内大家对转基因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缺乏这方面相关的认知与保护意识。所以,原始种子的匮乏是我们这个种子银行发展下去要面对的最大困难。我建立这个‘非转基因和民间流传原始种子分享’项目的初衷正基于此。”
回归田园,大家一起做快乐的都市农夫
在庄园的自建小木屋的墙上,张贴着小戴与不同肤色,来自世界各地的义工们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照片。
“你可以将我的庄园定义为WWOOF,它是World- wideoportunity on orgic farms的缩写,简称为世界有机农场机会组织,WWOOF的最初概念就是自愿工作者到有机农场通过劳动,学习一些实用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