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编往来

2012-12-29 00:00:00
看世界 2012年21期


  编者按: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学而言是值得欣喜的大事。全国各地掀起了“莫言热”,10月12日广州购书中心开门5分钟内莫言作品即被抢购一空。我们编辑部近日也收到了许多读者发来的关于莫言获奖的评论文章,包括黄春景的《莫言“被诺奖”不是一件坏事》、雷传桃的《听命于莫言的召唤》、高荣伟的《从莫言获取诺奖看中日差距》、荆墨的《莫言的豪爽与幽默》、张光茫的《彰显中国精神与中国气派——读莫言作品及人生》等,感谢你们对《看世界》的支持。
  【10月下话题《第三波移民潮“碰壁”》】
  乐阳yueyang:哎,有钱的都移民了,剩下些我们这些穷屌丝,或者是享受特权、特殊待遇的人。
  Zoe_Chen冬琦:不着急……我现在没钱投资移民,也没技术移民,所以先等等吧。
  Sky奋斗忠:“移民天堂”加拿大!尽管辗转于“碰壁与破壁”中,但国人的移民热潮是不会减退的。
  《看世界》:走上移民路,就像是从一座围城走入另一座围城,必是有得有失,看如何取舍。
  【10月下《一个汉语教师眼中的马达加斯加》】
  天涯范儿西:千呼万唤啊,终于见稿了。作为天涯海外的长帖作者,见到自己的文字在杂志上被印成铅字,你有什么感想?
  《看世界》:欢迎更多“涯叔”旗下的海外朋友与我们联系,期待更多长帖变铅字。
  【10月上《外国司机如何跑长途》】
  silverfoxcn: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德国乘坐14人中巴,发现驾驶员在两个小时内就会进入服务站休息一次,大约20到30分钟。乘客也可以趁机去喝杯咖啡。但私人驾驶的非营业车辆不受这个限制。
  《看世界》:30年前德国的长途巴士就已实施强制休息制度,可见我们亟需建立这样的管理措施,才能避免更多惨剧。
  【10月上《首脑来信》】
  天使妞妞:国家首脑之间的信件往来有着浓厚的政治意味和利益计较,相比正式的函件,奥巴马的电子邮件看似要轻松些。
  《看世界》:东方的首脑们可能更为传统,而西方国家的首脑们则相对更为开放。
  【10月上《巴黎,愤怒的移民社区》】
  冰心1998A:他们这是仇富心态的表现。
  《看世界》:新移民要融入法国这样一个具有民族优越感的国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9月下《沙发客,一路温暖》】
  杨扬阳:今天晚上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看到了你们的杂志。关于沙发客,想想自己在国内也做了两年的沙发客,玩了大半个中国,去了两次西藏了。喜欢你们的杂志,让我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在路上的那些时光。
  《看世界》:沙发客这一种旅游方式正不断扩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践行。一路行来,正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9月上《朴槿惠,韩国第一个女总统?》】
  aimaier6762:说说国内的问题吧,韩国人家的生产力比中国高,有什么资格说人家国家的政治问题呢?
  《看世界》:知己知彼,互为借鉴,亦是一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