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学

2012-12-29 00:00:00高建红
新课程·上旬 2012年5期


  教师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需要在课本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创新性实验,和学生一起开展实验。需师生亲密配合亲自动手制作教具,教具是教师在把握并深入理解了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三者联系后的产物,是满足教学需要的工具,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和补充。
  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组成、结构之后来认识细胞的功能。这部分内容如果仅用PPT展示图片,就忽视了学生在此环节中的角色和状态——仅是观看和被动接受,学生缺少主动参与的过程,这样学生并不能透彻地理解知识点。
  我在处理此处内容时,首先通过模型展示让同学们认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然后让同学们课后利用各种材料亲自做此模型。课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并讲解介绍。
  本节课通过自制教具的使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各类模型,再辅以课件,既克服了多媒体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及时地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误区和对知识的错误理解等。最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2j202c/GZ6mB9ELnk31i6b7dwDAjUbVVQnGqWvWQuiI=及教师的及时点评,很多内容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教学的一大难点。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以前总会利用挂图,但是细胞有丝分裂的挂图不少于15份,光看图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形式单一呆板,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实,挂图在使用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帮助不大。那么动画演示细胞分裂过程是教师解决这个难点的另外一种教法,认为给学生一个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难点知识。但是发现学生在观看细胞分裂动画时往往只处于观众的状态,没有思想,没有后续活动的延伸,对知识的理解没有任何帮助。
  我在上课的时候为了解决细胞分裂中关于染色体变化规律的动态变化问题,首先让学生用彩色纸片剪成染色体形状,用磁铁代表着丝点,制成了若干对同源染色体,吸在黑板上进行演示细胞分裂过程。这一方法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什么是染色体,什么是姐妹染色单体等概念。不仅调动了课堂学生学习的气氛,还在教学方法上具有循序渐进的科学性,学生也能学以致用,加深印象。
  一件自制教具学具作品的完成,要经过构思、设计、选材、加工等多个环节,并需要反复修改和试用,这是使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难得的锻炼机会;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包含有创造性劳动,需要创造精神,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可以说自制教具学具更是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
  总之,通过自制教具授课,我获益很多,课堂呈现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新面貌。另外,自制的教具永远比买的好,更形象直观,并且能节约开支,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