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重视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已经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共识。中学英语教学目的不应只是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新课程下的英语教材打破了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组织和安排教学的模式,图文并茂,尽量适应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并吸收了现代语言教学的思想,尤其强调语言的交际性。
交际,既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又是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缺乏交际的教学是“机械教学”,不能交际的英语叫“聋哑英语”。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有意义的交际性活动学习英语,并让学生获得用英语做事的成功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只有学生能够自如地应用英语,才是成功的英语交际性教学。笔者认为,成功的英语交际教学需要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充分体现交际的境、情、味
英语,同母语学习相比,在学习环境、学习主体及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交际性教学时,应尽量展示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背景,尽量体现英语交际的境、情、味。
1.境
即使同样的话语,因场合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意义。因此,成功的交际需要良好得体的语言环境作基础和保证。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联系身边适合教学内容和交际材料的实事、实景、氛围等创设情境;二是通过录像机、幻灯等电教手段,创设直观形象、恰当自然的模拟环境。这些情境是构成交际活动的基本因素和前提条件之一,并对交际内容及意义起着形象鲜明的诠释作用。
2.情
语言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情动于中,形之于外”,倘若仅仅是对原交际材料进行苍白机械地重复,而未能把教材内容按其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失掉语言内含的情感色彩,就达不到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
3.味
英语交际中对于“味”,主要体现在交际者自觉地接受了语言环境的影响,有较为深刻的交际情感体验并能运用优美的语调和确切的语感自然地展示出来等。可以说,境是交际的基础,情是交际的诱因,味则是交际的感悟和升华。
二、力求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面对新教材,有许多教师对于语法知识的传授不知如何着手。语法揭示了语言的内在规律,忽视语言形式的理解学习,势必会导致基础教学从“聋哑英语”这个极端走向“文盲英语”的极端。但是,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只有实现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相联系,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相统一,才能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
具体地说,要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中,渗透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使语言知识得到深化和升华。学生可通过联系生活、结合实物、运用电教等手段,创设较为恰当的语言环境,对含有一定语法规则的语言反复应用操练,然后在教师的启发、诱导、点拨下,归纳出语法规则,最后将本语法融合于较为复杂的交际材料中,进行整体性交际演练,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三、正确处理听说与读的关系
新教材在内容的设计和编排上,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口语化,教学过程的交际化,这无疑为实现课程标准提出“获得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根本目的创造了条件。然而,有些教师使用新教材后,学生的读写量大大减少了,甚至整堂课都在问答、听说、演练。长此下去,很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进行英语教学,应严格地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因此,就英语能力而言,有听、说、读、写等各个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就交际而言,有口头的和书面的。而且,对于每一节课来说,又是更为详细具体的分解目标,训练的针对性更强。我们在进行交际性教学时,切忌脱离实际,只注重它的表面形式和外部构架,忽视对其实际效果的研究,要正确把握好听说读写的关系,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协调发展,以全面促进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四、活动设计务必得当
交际性活动的设计必须以现有学生的基础为准。教师设计活动时,要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并让每个学生体验到用英语做事的成功感。如果活动的设计方案只围绕基础较好的学生,那就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活动设计。
此外,在交际性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牢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准则,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参与讨论、操练、竞赛等认知和体验活动,但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生放任自流,任凭课堂教学失控。相反,学生在许多环节上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也需要接受教师在整体上的组织和管理。当学生活动出现不合总体目标的偏差时,教师应适时运用可行的管理手段给予纠正。特别是在小组和全班活动中,教师应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放得开,收得拢,既热烈活泼,又井然有序。另外,为了获得驾驭课堂的主动权,教师平时应该积极营造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要多注意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