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素质和个性的和谐发展。这个“和谐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三”:一是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和谐,二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和谐,三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和谐。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面向全体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全面推行新课改的今天,教师已变成“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由此可见,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他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学生的个性也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关爱学生,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若不爱学生,就无法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更不可能成为创新型的教师。教师要有博爱之心,孔子之所以被誉为“万世师表”,关键在于他有一颗“爱满天下”的博爱之心。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更应有博爱之心,要“面向全体”,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对学困生要给予偏爱、厚爱,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爱洒向他们,让他们这些迟开的“花朵”多沐浴些阳光雨露。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我们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困生,不能轻易否定他们,不能在不经意间毁了他们美好的一生。
尊重学生是形成和谐关系的重要条件。唯有尊重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未来的主人,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予改正的机会,用发展、辩证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具备民主作风,要放弃师道尊严,“蹲下去看学生”,悉心听取他们对自己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春风细雨滋润其心田,致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理解学生是实现师生关系和谐的感情基础。少年儿童与成年人在生理上、心理上有着不同的特征。同时,由于他们受到的社会影响不同和心理差异的客观存在,使他们品德表现、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方面表现迥异。但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教师可以任意捏塑的泥团,而是有着独立的人格,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我们只有走进少年儿童的心灵,才能与他们有感情上的共鸣。
二、强化师生双边活动,扬长避短
教师的一切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内化过程才会被接受,才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教育与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如果一味讲空话、套话,就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乏味,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基于此,我注意运用学校、班组里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同学的事迹,在班会、晨会中予以宣传、表彰,把空洞的说教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是非曲直,明确做人之道。例如,我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我班的×××,就是我的榜样”的演讲竞赛,“我的榜样”可以是勤奋学习、热爱劳动方面,也可以是文明礼貌、孝亲敬老、助人为乐等方面,每月一次,要求人人参与小组讨论,让同学们评出某一方面“之星”,开诚布公,并把其先进事迹形成书面材料,编辑成册,全班同学人手一份,使得人人都有追求的目标,都有竞争的对手。让每个学生的内驱力得到强化,个性得到健康向上的发展。形成一种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成长的良好态势。
诚然,促进学生智力的健康发展,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完善的教学乃是发展着学生智力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实现着智育的主要目的——发展智力。为此,我让每个学生每年培植一盆花,坚持写观察日记,并举行日记比赛。这期间,他们不断有新的发现,产生新的思维,并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词语成为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他们通过劳动发现了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和相互联系所持的见解。学生经常为不断揭示新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有趣劳动所吸引,他们的思想不再杂乱无章,语言不再呆板僵硬。他们不仅提高了观察和写作的能力,而且智力、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三、“家校社”三管齐下,张扬个性
家庭、学校和社会只有合作共育,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为达成这一目标,我做到了以下“四点”:
一是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等讲座,与家长座谈,鼓励家长发表见解,相互交流。
二是定期举办“家长开放周”,邀请家长来班级听课,检查作业,观赏学校特色,共谋教育大计。
三是对单亲、特困及富有等特殊家庭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