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授于1997年率先在国内明确提出生成性教学思想。从此,课堂教学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预设”“生成”这两个词也频频出现。可是从现状看,教师虽然在课前有充分预设,但课堂上的生成价值并不高,学生中甚至出现了“天方夜谭”“南辕北辙”的现象,产生消极的影响,走进“越教越难”的困境。主要表现为:
目标含糊,无效生成。备课时只备教学过程不备目标,不少教师只是套用教参上的“现成”目标。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对教材理解深度不够、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等原因,教师虽然能及时处理课堂上的生成,但效果并不理想。
照本宣科,机械生成。教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遏制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课堂教学出现“三个一样”:读的形式几乎一样,出声朗读;课型几乎一样,前几分钟是第一课时,后面像是第二课时;低、中、高教学手段几乎一样。
缺乏引导,盲目生成。教师对教案、教材外捕捉的问题,缺乏选择、整合与提炼,以致出现尴尬的局面,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在《塞翁失马》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问:“老师,塞翁丢失的马是公马还是母马?”教师认为这是一个生成性事件,当即决定放弃预设的教学设计,抓住这个问题与学生讨论。一节语文课,师生就在“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的讨论中度过了。显然,这样的问题不应该成为课堂教学讨论的话题,它既偏离了教学目标,也脱离了教学内容。
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只有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叶澜教授的至理名言:“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善实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那么,作为老师在预设与生成中如何表现“负责”“优秀”呢?我认为至少应做到两点:
一、教师应做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划者
“教学预设”是一种包含学习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活动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评价设计的操作过程。叶澜教授认为:好的预设与生成,犹如一次美丽的邂逅,教师则是这美丽邂逅的“策划者”。经过精心设计和严密组织的课,必定能带来好的课堂效应。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细读KruN33tC77IlzfJDD+owKMxKN7swGJp/bpuO7Ow87j0=文本,挖掘生成资源
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文本细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文本细读就是在语言之河中畅游;文本细读就是把文本拆开来读;文本细读就是把握文本,阐释文本;文本细读就是在文本解读中安置人文的关怀;文本细读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文本细读就是在发现文本的同时发现自己;文本细读就是逐字逐句地摸索别人的行文思路。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文本细读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为了完成对《长相思》的文本细读,他像骆驼一般,积累了一万多评鉴《长相思》的文字,用半个月时间将36字的词读成了显性的1493字的自我感悟、自我鉴赏。只有这样扎扎实实地进行文本的细读,才能真正地吃透教材,才能真正地挖掘教学生成资源。
2.预设学情,关注生成主体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因而我们应站在“生成”的制高点来优化预设,教师应“蹲下身来看学生”,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教学内容,想学生所想,疑学生所疑。有经验的教师在预设时会认真考虑以下问题: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②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了解了多少,达到什么程度;③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④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唯有如此,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从而使教师的教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3.预设目标,明确生成方向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崔峦老师认为,无论是一篇课文的还是某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符合年段目标的、三个维度整合的、简而明的。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又要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后用简明的、条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才能真正提高生成“含金量”,打造真正富有活力的“生命”新课堂。
4.预设空白,丰富生成内容
语文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关键是要科学而又巧妙地设计“空白”。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空白”很多,可以说无处不在:有的出现在题目中,因为文章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暗含文章的主题思想;有的是行文线索;有的出现在生字中,体现汉字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