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由于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因而他们对新事物有着独特的亲切感。远程教学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不同于普通课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故而深受学生的喜爱。这种强烈的感官刺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的推广,使得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更困难了。而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范例、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例如,在设计“运动的快慢”这节教学活动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把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不妨用各种运动的图片、视频资料进行教学,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把抽象的、枯燥的内容和生动的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模拟实验过程
物理教学中,有些实验效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实验器材、实验方法等,实验结果往往“出乎意料”,所以不得不把这种情况 “归46ae5805fb2523de84b553786f195a31功”于误差,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传统实验的弊端,从而影响了正确结论的得出。如海波的熔化实验,作为晶体,理论上应该是当温度达到熔点时,海波才开始熔化,而且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实现这一过程是很困难的,往往适得其反,给学生造成错误认识,甚至怀疑理论的正确性,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现在,我在教学中用海波熔化的模拟动画给学生演示晶体的熔化过程,效果明显,现象清楚,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观察效果,还优化了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突破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再三强调重难点,而学生却难以理解。教师如果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媒体资源》《学习指导》等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来配合教学,就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具体,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
四、了解物理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常常会联系到相关的课外知识、相关的物理前沿信息、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资料。物理是来自生活,再回到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准备大量生活中有关的资料。这要花不少的时间。现在有了“远程教育资源”可以节省教师很多时间了。“远程教育资源”中有相当多的物理学家的资料、物理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光盘资料等,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物理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演示微观变化
有些实验现象的本质很抽象或看不见,因缺乏形象的感性材料而引起思维障碍,让学生通过现象真正认识、理解其微观情况很是困难。如通过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通过铁屑在磁体周围的分布,认识“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比对水流认识电流等等。由于分子、磁场、电流都看不见,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我用动画生动、直观、形象地模拟放大了扩散现象中分子的微观运动、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导体中电荷的运动等情况。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了深刻的感性印象。
将远程教育资源与课堂合理、巧妙、恰当、适时地整合,可以辅助完成部分实验教学和学习任务,突破教学难点,达到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让物理教学变得更灵活、更丰富、更有效、更生动。
(作者单位 河南省沁阳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