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

2012-12-29 00:00:00孙桂学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怕学数学,认为数学太抽象,不易理解。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甚至使学生喜欢数学,从而使数学课堂能够充满活力,就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粗浅探讨。
  一、创设情境,体现数学的趣味性
  数学在学生眼中几乎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致使学生对数学很难激起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使他们感到数学是有趣的。
  二、撷取生活素材,让数学更鲜活
  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应不断撷取生活中的新鲜素材来充实我们的课堂,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三、换位思考,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式,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总会与教师的愿望有所偏差,那么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顺着学生的错误思路,让学生自己体会与感悟,从而选择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并适时抓住这个机会,纠正学生思维错误的同时,让学生总结正确的思考方法。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是牢靠的,思维训练就是有效的。
  四、耐心辅导,尊重每一个学生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耐心辅导,尊重每一个孩子,而数学的学科特点对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忍耐性,捧着一颗任劳任怨的“耐心”,遇到烦事、忙事、急事,能泰然处之,三思而行。辅导差生要耐着性子,一遍、两遍……不厌其烦地讲解,直到学生彻底领悟为止。现在提倡“以人为本”,学生也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人,他们的人格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
  五、以身作则,加强修养
  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同时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限于自己掌握的知识,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应该有广泛的爱好,还要有对其他方面的兴趣,这样在教学中,自己就会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就能把握全局。有了广泛的兴趣、爱好,懂得更高更新的东西,才可能与学生建立起各种联系,才能和学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应再是封闭的知识训练营,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我们的学生应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应更加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作者单位 山东省招远市阜山镇庙后吕家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