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理念的全面改革,标志着我们国家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充满了创新精神。新教材着眼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下面结合我多年小学教学的经验,谈一下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一、真正理解“教学资源”的含义,正确认识教学用书,即课本的作用,正确使用课本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必须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不是“啃课本”。要改变“教学就是讲课本”的狭隘错误认识,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学会运用。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资源的意识,有整合教育资源的能力。
二、重新全面审视“教学过程”的本身
新课标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要真正树立新教学理念:“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一定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树立教学是师生以及教学资源对话的过程。”学生在课堂应自主互动,畅所欲言,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疑惑、感悟。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授之与渔”,也不是“授之与鱼”,而是和他们一起想办法“捉鱼”,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用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三、重新思考应该怎样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上进心和鼓励,获得学习的快乐,获得进步的动力。
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评价要旨在激励他们挑战,更上一层楼;对于学习稍差的后进生,评价应鼓励其重在参与,在课堂活动中找出参与的快乐和愉悦;后进生常处于被动参与或不参与的状态,长此以往,则产生着自卑和依赖心理。因此,教师的评价要因材施教,激励其参与和创新。
从新的教学理念入手,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恰当地激励学生,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将会更加高涨,语文教学的效果会不断提高!我相信,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必将迎来美好的春天。
(作者单位 河北省行唐县口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