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2012-12-29 00:00:00张慧玲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在当今社会极速发展的时期,教育的发展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稳步前进。
  我们的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教育的发展。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仅是民主的基本理念,而是每个人、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权利,保护这种权利,创造条件实现这种权利。我们的教师要照顾好每个学生的发展,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
  我们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习的过程是个学生实践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从实践的角度来认识学习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是个认识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个认识过程,认识过程从根本上讲就是个实践过程。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来看。但是,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铸造了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性独特的学生。因此,教育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尊重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在这样的基础上,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要把学生的差别个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完全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做好充分的教育工作。
  教育以发展为前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新课程强调学习的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的学习活动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应该处于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用研究的态度来进行学习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研究思路。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竞争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的解决不仅仅是一种智力,它还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不但表现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学生就是一种探索,渴望自己发现不懂的知识,从中学到新的知识的心理。我们的教师要从中帮助我们的学生去完成这个学习的过程。
  小学阶段的学生也可能不太理解我们说的创新能力,但是我们依然不能不去重视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在任何时候对学习都要有好奇心,想着从中可以学到些什么,这是我们最需要培养学生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素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的教师要悉心指导学生。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王助镇乜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