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要有新意

2012-12-29 00:00:00董桂伶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势在必行。地理作为一门文理兼有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广泛性、区域性、动态性和实用性。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理学科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鉴于当前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一、地理学科在许多乡村初级中学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急需受到重视
  由于中考内容不涉及地理学科,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就被视为副科。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不值一提了,把大多数时间放到中考科目上,地理学科上课只是休息性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但是,随着学生升入高中,地理学科地位发生变化,学生再想学就有了一定的困难,重视基础学习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课堂效率需要不断地提高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课堂效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效。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上课效率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当学生对某个学科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产生兴趣,不但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本身产生兴趣。教师要努力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各种激趣方法,展现地理知识的无穷魅力。比如:(1)用地形特点,激发情趣。我在教授“新疆”一课时,充分利用新疆地理特点,“三山夹两盆”,在黑板上先画上三座山和两个田,最后在边上画出弓弩,这时学生就会自然说出“疆”字。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2)运用歌诀,巧妙记忆。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3)巧用谜语,解决疑难,活跃课堂。在教学中恰当引入地理谜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习情绪,如“哪洲不连,哪国也不沾,盖房不用砖瓦,地皮也不出钱(打一地名)”学生对照地图边找边思考,很快猜出谜底“北极点”,然后根据经纬网、地球仪的演示,让学生找到北极点,这正是楼房要盖的地方。学生从而悟出北极点这一位置的与众不同来。(4)引用诗词成语,使教学生动形象。如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湍湍急流,秀丽风光一览无余;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轻松的课堂气氛,是师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条件。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乐学,爱学,愿意思考和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也能自由地进行启发诱导。教师要允许学生像四五岁的孩童一样随意提问,相互讨论。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性地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说对吗?”“还有呢?”“再想想”“还有什么不同想法吗?”等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学生表现好时,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表现不好时也不能轻易地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暂时让学生坐下来换一个思维角度想想,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要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大胆让学生自学、讨论、评价、归纳,然后教师释疑。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独立思考、按时复习的好习惯。只有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好了,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地理教师更要转变观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河北省香河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