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体育教学

2012-12-29 00:00:00白留根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所谓体育教学就是指学校和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室内或室外的体育活动来进行教学。
  初中体育教学,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刚刚步入青少年期的社会群体。这一时期的学生们,有着旺盛的经历和富有朝气的活力,性格活泼,生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这是他们共有的特征。
  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老师应该从四个方面来教学:第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第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教师还应该设计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方案来进行教学。
  作为中学生,他们的身体发育不够成熟,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情况。强度太大,一些危险比较大的体育运动是不适合在教学中使用的。青少年可以进行一些运动幅度比较小的运动。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来进行教学使用。这些低幅度的运动项目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同时也起到了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积极作用。
  体育运动中,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去掌握,老师可以做比较规范的示范,让学生们加深对动作的理解。老师的口令也要响亮、清楚。对学生的错误要及时地去纠正。
  在课堂上,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和学生们感兴趣的事情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自身对体育的认识和对体育的兴趣,充分地去发挥学生的体育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去提高学生体育方面的能力。
  体育技能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作为教师,不能单单只是注重学生的盲目运动,而是更应该去教授学生如何掌握体育技能,从而更加有效地去学习。
  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教授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是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所想的,才可以进一步去进行教学。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也应该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身心发展。
  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合格体育教师的必修课,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收集学生的建议,和学生和睦相处,从生活、学习、身心各个方面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完成体育教育事业。
  (作者单位 河南省中牟县第三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