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作文如何立意

2012-12-29 00:00:00王朝辉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作文难写,这是许多写作者的共同感受。高考中,作文分值比重较大,可以说作文的成败关系着高考语文的成败。在一些学生的习作中,我们时常发现立论不切题意的现象。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的思路窄。许多人通常只发掘出一条思路,如果这条思路是错误的,便会导致文章的失败,因此,高中作文的训练,立意是关键。
  确定文章的主题,关键是要用开放性、多向性的思维方法分析题意,进而在众多的角度中筛选、提炼出最佳主题。多向思维的具体运用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一、对命题或观点做多向思维,使写作内容丰富而全面
  比如,写一篇题为《我的老师》的文章。多数人通常只是围绕大学、中学、小学对自己关心爱护rdUFrvNgF6nMNzunyHhS+RZOD+5NP+3YCYjM2xTCWJ4=的好老师来选材,这样,有时就会使文章的思路受到局限。如果没有一个典型的“好老师”怎么办?硬是按这个思路钻下去,只好写一个不怎么典型的老师,或按概念生编一个“好老师”。这就容易使文章不生动或概念化。这时,你能否考虑写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老师呢?这样一想,就打开了思维的另一扇大门,材料的选择面就扩大了一倍。但是,连自己不感兴趣的老师也搜索不到怎么办?这时就应使思维跳出“学校”的“囹圄”,选择一些没有教过自己知识却对自己有过各种影响的人来写。比如,写一位教你琴棋书画的老师,接触的时间虽短,但对你的成长有着特殊意义的影响。这样,文章的思路宽了,搜索面广了,我们就不难找出生动的人与事,提炼出新颖深刻的主题。
  二、对感性材料做多向分析,找到最佳的立意角度
  以《工之侨为琴》的材料为例,运用多向思维从众多角度发掘论题,并加以选择,可以有以下程序和方法。
  1.分解整体,即分解一下所给的材料或题目是由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从而为多角度立论奠定可靠的基础。《工之侨为琴》的故事主要包含3个方面内容:(1)工之侨献琴,而国工不纳;(2)工之侨卖琴而成稀世珍宝;(3)工之侨避世。
  2.分析含义,即在分解整体的基础上,依据问题的主导方面分析这项内容本身的含义是怎样的。如,上例分解出来的第一项内容,国工的言行是主导方面,那么他的言行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国工只凭主观意识就断定古琴为好琴,据此可以拟出“谈主观主义的危害”等论题。
  3.检验意义,即检验一下第二步中已经确定的几个基本角度普遍意义的大小,从而为文章的立论确定出较好的角度。这项工作通常运用横向扩展法来进行,即在同一时间或时期内这个横断面上展开由点及面的同类联想。如果这个联想能够扩展得充分,就说明这个基本角度有典型性,有说服力,否则就应该把它列入次要角度之中。
  4.联系实际,即从文章的时代感出发,衡量一下每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角度的深远意义如何,从而为选择文章立论的最佳角度寻找坚实可靠的基础。此工作通常可以运用纵向引申法来进行,即顺着时间的延续进行同类联想,从而衡量各角度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及长远意义。
  5.选择角度,即在分析出的全部角度中选择一个最佳的作为文章的论题。看它是不是最佳角度,主要是看其内涵的普遍意义的大小,现实意义的强弱以及材料联系的紧密程度如何。完成多向思维之后,作者最好再给所认定的最佳论题列出写作提纲,然后便可展开论述了。
  总之,我们强调多向思维,多角度立意,并不是说所有的材料、观点都可以这样做。如果所给材料或题目的内容是单一的,它就不具备多向思维的条件,也就不可能有众多可供选择的角度。另外,有些材料可以选择的角度之间并不一定都有优劣之分,我们只要根据其中的一个去提炼主题就可以了。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万全县万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