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2-12-29 00:00:00高奎忠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和谐高效课堂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所谓和谐高效就是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对撞,从而实现高效学习、自主发展。
  思想品德课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实践性特征,如何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实现和谐高效的要求,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与思考。
  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共享快乐课堂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高效的课堂是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上的,所以必须先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彼此分享,合作共赢”理念基础上的,这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总体设置思路是相一致的,这无形中拉近了教与学的距离,利于师生知识与情感的交流。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并把激励的语言、赏识的目光送给学生,积极引领学生思维对话,共同搭建起倾听与交流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激活学生的创造力与内在动力,这样,学生就容易将“被动学”“要我学”变为“主动学”“我要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型师生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用自身的和谐发展理念去创造和谐的教学,让学生走过的每一步都在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交流、分享收获与快乐中成长,师生之间达到合作共赢的最佳效果。
  二、注重情感教学,以情激学、以情导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而思想品德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丰富多彩的情感要素,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从而增强亲和力。
  1.语言技巧的运用是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的灵丹妙药,再加上恰当的动作,丰富的感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又饱含激情中学好知识,把握重点难点,增强记忆力
  如果教师照本宣科,语调平缓,缺乏激情,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就要注意在讲课语言上下工夫,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幽默通俗,规范准确,通过音量、语速等语言技巧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有声的力量,以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成为调动学生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的动力。
  2.教师还应把真情带进课堂,以饱满的热情、激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以情感人”带动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并真真切切地去理解学生,赏识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并敢于参与到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营造和谐氛围。
  三、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积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比较辨认中确认观点,探究活动中体验观点,进而明理导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生活即教育”,情境创设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增强课堂的亲切感,并精心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
  2.转换教学角色,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高效课堂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不是课堂主宰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转变“以我为中心”的思想,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以“研究群体”中的一员的身份和学生开启和驾驶“探索之舟”。做到“五还”:(1)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讲授、启发、点拨和用于组织教学的时间原则上控制在20分钟以内,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2)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学生不是固定在座位上,根据学习需要可以变动方向和位置,采取多种方式学习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身体行为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3)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4)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把学习、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加强实践活动指导,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思想品德课的一条基本原则。脱离了实际的思想品德课是空洞、枯燥的,所以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动手的机会。课堂实践活动可以采用模拟现场、体验生活等;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采访、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公益活动、撰写小论文等。将学生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总之,思想品德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省莱阳市羊郡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