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提问中的引导艺术

2012-12-29 00:00:00梁亚平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课堂上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多方引导,尽量使每一个被提问的同学回答成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爆学生思维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作为一个老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二、捕捉信息,延伸疏导,拓展学生思维
  前苏联教育学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积极评价,明确观点,提高学生思维
  合理引导,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但是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好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审时度势,及时地、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或不全面的也能及时调整、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例如,教授《江村小景》一文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PxfX2AkorzGNrqTmv14AgRurRTjrffMhrhHjsmAIILY=题:“对于长子和次子,你如何看待二人的形象?”学生兴致很高,有的说:“长子满身兵痞气和流氓习气,品行恶劣。”有的说:“次子孝敬母亲,关心妹妹,善良淳朴。”还有的说:“长子是反面人物,次子是正面人物。”……学生积极思考的火花一旦被引爆,就会表现得异常活跃,他们对同一个问题会做出许多不同的答案。这时,如果教师不能合理地加以引导,就会表现出任其发展、漫无边际,学生抓不到根本;或大砍大杀,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陷入僵局。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明确地告诉学生:“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已经抓住了作品的主要内容,但都是就某一侧面而谈,没有注意到作品的中心思想。这篇独幕剧中长子与次子都是内战的牺牲品,灵魂扭曲,把前途寄托在所投靠的军阀身上,站在自己所投靠的主子的立场判断是非,两人无孰好孰坏,是一种互补关系。”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对作品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单位 山西省平遥县南政乡龙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