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理想的古诗教学应该是要求学生阅读大量古诗,进而更多地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在实际的古诗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积极性,做了一些教学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古诗;预习;朗读;激趣
一、重视预习,夯实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课,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每年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利用一节语文课的时间,告诉学生预习的重要性。要求每人准备一本预习本,在学习每首古诗前,让学生在预习本里呈现自己的预习过程。预习本里有四个板块: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字词积累和初读感受(即揣摩作者透过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这个过程学生可以自己查阅相关资料,但我要求学生一定要独立完成,并且书写要工整,不可抄袭。我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思考过程。我还划分语文学习小组,10人一小组,并指定一名组长,专门负责检查预习本。组长不仅检查预习本的完成情况,还负责检查同学们的朗读情况。
二、注重朗读,培养语感
“经史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义自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会作者感情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领略语言艺术魅力,学习语言艺术的主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朗读训练,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学生不知不觉地欣赏到了古诗的语言美。我要求学生每星期背诵两首古诗,可充分利用每周的两节语文早读课和一节活动课,采用男女生互背、组间互背、同桌混背、师生互背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吟诵的积极性。
三、精心设计,激趣课堂
1.“背”“默”比赛
我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3分钟进行背诵或默写比赛,并要求学生准备听写本和红笔,分小组展开比赛和批改。批改的时候使用红笔,全对要打对号,有错误要圈出来,并用红笔签上批改人姓名,如果有批错的,批改人要承担责任。每个人完成默写,把默写纸交给组长。全组默写完成,由组长把全组默写纸和记录单交给老师,同时在黑板上写出本小组的比赛名次。表彰默写速度最快的5名同学,公布其默写所用时间,要求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对没有完成默写的同学提出批评和希望,交给组长和其他组员监督他们完成默写。这种形式能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主动性,促使学生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2.师生换位
在古诗教学中,我采取了一种既活泼又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转换角色,变听课为讲课,这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在提前预习的基础上,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对课文内容简单介绍,作补充说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动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讲课的思路很简单,但是很清楚。绝大多数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课堂学习,对这个讲课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在记忆里留下很美好的一课,对我的语文教学探索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让学生当老师,初中生对于这样的方式感觉很新鲜、很有趣。当“老师”的,充分把自己自学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下面的学生及时补充、发现,教师也可以暂时充当学生角色,参与学习过程,这样的互动还是比较有效的。既是对学生预习情况和自学能力的检测,又利用角色转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诗情“画”意
苏轼曾赞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许多古诗中的佳句都犹如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美丽画卷。因此,我利用诗歌的这一特点,让学生把那些诗画合一的佳句画出来。我先让学生对诗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发联想与想象,通过想象,在学生头脑中就能形成一幅幅意境优美的图画。比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些佳句,“情”寄“诗”中,“志”存“画”里,为了帮助想象,我让学生用铅笔把图画勾勒出来。以诗作画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的机会,所以学生非常感兴趣。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创造能力。
4.品“字”论“词”
诗的炼字、炼句全都是为了营造诗的意境。意境是诗的灵魂,所以要领略古诗之妙,就必须品味其意境。而意境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要品意境就必须从琢磨字、词开始。学生可以通过“品词析句”去理解文中内容和思想的方法,就是学生积累知识、掌握能力的过程。
例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其中“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两句虽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栩栩如生,饶有情趣。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卧”字用得极妙,它把小儿无忧无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品析词句只有建立在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情感状态之上,方有可能在课堂中开辟一条铺满阳光的交流之路。
5.短诗长“写”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内容、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触发学生的美感,让学生对古诗进行改写。这个过程要求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通过赏析,理解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达到会背诵。通过改写这种教学方式,可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当做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
总之,讲授古典诗歌的方法很多,只要乐教善教,并挖掘出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寻求最佳的教学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鉴赏,让学生不断地感受、领悟古典诗歌的内涵,就会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一中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