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笔”让课堂更完美

2012-12-29 00:00:00欧阳波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敲开百度,发觉“败笔”一词意义众多,然归而总之,其实就是美中不足之意。在世俗乃至文豪眼中它就是一个真真切切的贬义词,应尽全力避而远之,尤其是在这个唯美的尘世间,败笔更是无法容忍。而我的课堂却因败笔而更加完美。
  作为一名在三尺讲台初露头角的小卒,面对眼前黑压压五十多号个性十足的哈姆雷特,心中不免多了份惶恐,生怕在课堂上出现忘记台词而冷场,或者因非主流的学生突发奇想提个一时无法hold住的问题而面红耳赤、呆若木鸡。为避免此种情形成真,教案成了我的救命稻草,课前我会把一切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联想一遍,继而寻思该如何答复,把答案布满教案的每一处角落,达到无立字之地。心想,宝典在手,上课无忧矣!不过作为龙的传人,我们还得铭记老祖宗的另外一句古训,计划赶不上变化,在自己内心早已勾画了无数遍的完美课堂还是会充斥着一些小插曲,这些在别人眼中的“败笔”却是我课堂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
  一败,弦外之音
  同行中最为厌恶的莫过于在自己的三尺舞台,当我们正自我陶醉开始演绎一段精彩绝伦的演讲时,一个本不该属于这一主旋律的音符击碎了一曲人间难得几回闻的天籁。学生听到激情处难免会口无遮拦,只可惜一节本应完美无瑕的课堂被粉碎了,让人扼腕!但在我的课堂,这些插曲却是我所需要的,那句“存在即合理”的至理名言,让我深信,某些想被湮没却依然健在的东西,如课堂中的打岔现象似乎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而我也觉察到它理在何处。在讲述必修二经济史关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一节中,正常程序本应是梳理秦汉以来市的发展历程,并要求学生能理解记忆,这本是一个完整的环节,可就在讲到唐朝出现草市时,某位见识广博的学生冒出句:“不就是圩吗!”一时学生哄堂大笑。此生常有一鸣惊人之举,我并未责怪他,在本地确实有赴圩的说法。这样一来,虽说占用了我计划之内的时间,但对于唐朝的草市我相信学生会刻骨铭心!
  二败,字去脑空
  职场应聘怯场现象时有发生,面对招聘方刁钻的问题,应聘者冷汗涔涔,无言以对,早已熟记了N遍的应答技巧和专业知识一时无处找寻,脑海空空如也。三尺讲台上此类情形虽说不是家常菜,但对于一个新手而言却也数次遭遇。某日,在讲评试卷时有道材料题,出自一份电报,要求根据电报的内容判断是哪次战役,由于准备不是很充分,我并没有去仔细查找电报的来源,只是依据材料的关键字句判断。我深知如果能有确切的出处的话就更有说服力。就在我冥思并用探寻的眼光寻求学生的帮助时,一个对战争颇有研究的男生举手发言,一时震惊全班,他道出了这份电报出自粟裕之手,我赞许地点点头,并号召大家以后可以与他多探讨相关的知识。于是,在后面的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学生都喜欢用期盼的眼神盯着我上课。后来,我探听到他们所期盼的内容,就是希望我能中途卡壳,这样他们就有机会表现一番。虽说出发点有点不纯洁,但从长远考虑,学生们能用课外时间去收集阅读资料,此种课堂中教师留下的“败笔”又何尝不可呢!
  三败,忘乎所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课堂上讲到动情处,难免会有些即兴之作,时而高歌一曲,有时引经据典,这本无可厚非,但用传统眼光看待,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流程,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倘若引入《义勇军进行曲》则能激发学生沉寂已久的爱国热情,也就能达到三维目标所要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此三败仅仅是一节课堂中常见的现象,只不过被我们用异样的眼光所掩盖,其实一节课堂的教学流程是否完美,并非以传达课本知识,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展开为唯一标准,我们的追求在于让学生喜欢历史,甚至爱上历史,有此前提,成绩自然会扶摇直上。
  (作者单位 江西省安远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