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性的方式去研读课文中的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的知识去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既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也有课文学习过程的研究性学习,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该如何落实呢?
一、搜集资料,落实课前预习的实效性
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中一种主动探究的方式,学会搜集资料则是落实课前预习很好的方法。当然,课前预习的资料搜集要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和侧重。(1)对于名家名篇,着重在于对作者各方面的了解,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整理,了解作者的生平、主要作品、创作风格、作品的主导思想等,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加积累。如,学习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课前如能了解冰心的生平,多读一些她的作品,必能在课堂中更深刻地体会冰心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体会她对儿童的喜爱。(2)对于有特定时代背景的文章,预先安排学生搜集这篇文章特定的时代背景的资料,将课文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理解,教学时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长征》《大江保卫战》,这一类文章的时代背景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遥远,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限制性,不同形式的资料搜集会使学生的感受更为强烈,对于课文内容的把握更为准确。(3)对于涉及其他知识的文章,资料的搜集则是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如一些科普类的课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变色龙》《金蝉脱壳》。
二、注重体验,追求语文课堂的实践性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发现问题、获取信息、整合知识、培养能力。只有学生亲身体验了这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才能称之为“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研读教材的同时,灵活地将这一理念进行运用,根据文本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探究实践。对于一些较有情节的课文,可以利用体验角色、进行表演的方法学习,进而探究文本内容。余永正老师在教学《英英学古诗》《小稻秧历险记》时,就采用了这个方法。对于一些课文中出现的特别有争议的观点,则可以进行合作性的讨论学习,小组内讨论,师生间探讨、辩论或进行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专题讨论。总之,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很重要的,这一体验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不断探究的过程。
三、学会提问,实现语文课堂的探究性
研究性学习往往围绕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以问题解决和表达交流而结束。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由此可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自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及恰当的激励,学生就会有许多创见性的问题。如,《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就可以从课题上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读了题目,你想问什么问题吗?”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提出了许多问题:(1)普罗米修斯为谁去盗火?为什么要去呢?最后成功了吗?(2)普罗米修斯是什么人?他是自愿去的还是别人强迫的呢?(3)课文题目中为什么用“盗”字,他是个好人吗?……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后,学生会有更多的问题。通常,他们的思维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时就需要教师对此进行引导,可以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适合探究的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课文,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并能根据黑板上的问题简单地自学课文,理出课文的思路。
在语文课堂上,围绕课文本身提出研究问题,可以像上例一样引导学生看课题质疑,也可抓关键句或重点段质疑,读空白处质疑,就读不懂的地方质疑等。只有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后,才能使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智能结构,在实践的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的感受、体验。所以,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新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