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2012-12-29 00:00:00贾雪梅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摘 要:练习写作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大多数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应从四方面着手:积累素材、列提纲要切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练习写作,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多学生都不喜欢写作,有的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疼甚至讨厌写作文,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呢?下面我谈一下个人的肤浅看法。
  一、素材是作文的源泉
  常言道:“要泡一杯好茶,离不开好的茶叶。”同时,写出好的文章的前提是要平时多积累一些好的素材,没有素材可谓“无米之炊”。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观察与写作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学习教材文章时体验作者当时的观察感觉。让学生在平时养成注意观察的好习惯,使学生把观察当成乐事。
  1.多角度观察
  观察时,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比如,观察一种树木,不仅要注意它的外貌(高度、枝干、叶子、花色、果实),还要观察这种树木一年四季的生长情况,并进一步了解它的用途、特性等等。如茅盾笔下的杨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有丈把高,像加过工似的,一丈之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试想,如果作者不是多方面去观察,去了解,又怎能把白杨写得如此传神呢?
  2.要描写好一个人或一个物,不做深入细致的观察是不会成功的
  比如,学习去观察集市的场面,既要看到整个集市人群的活动,又要注意到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买卖的场景,还要观察买卖双方的衣着打扮、表情、动作。如果观察得全面细致,你就能准确把握买卖双方的心理、性格特征,还可以了解消费者的收入状况及消费观念、水平。
  总之,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生活中只要注意观察和动脑思考,并随时做好记录,就可以搜集和积累到许多素材。
  二、提纲是作文的“蓝图”
  作文时应该写好提纲,这是保证作文成功的一项重要举措。老舍先生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以省事。”由此可见,学会写提纲,是有效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作战的计划。如何写提纲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呢?比如,作文题目《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提纲:(1)“有心”就是有明确的目的;(2)“有心”就是有正确的方法;(3)“有心”就是有认真的态度和创造精神。认真审一下题便可知道,这种提纲就较切题,写出文章才意味深长。
  三、兴趣是作文的动力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点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经常鼓励学生创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努力把学生的优秀作文推荐到报刊上去发表,并定期举行写作心得座谈会,让学生谈谈创作心得,让其他同学共同分享写作的成功经验。
  四、创新是作文的升华
  对别人的文章,好的章法语言可拿来为我所用,让学生多看书、多积累、多笔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精髓,取名家之长补己之短,大胆创新,因为创新是时代的潮流。要敢写,要善写,敢于走自己的路,写出自己的风格。创新不仅角度新,选材新颖,而且结构要新。学生有了这种萌芽,就可引导学生打破固定模式牢笼,灵活机动地处理材料,达到充分调动读者情趣的目的。
  另外,在作文教学中创新是多方面的,要从课堂入手,让学生深入生活,深入自然,大胆想象,多写多练,让他们用敏锐的视角、新颖的观点,挖掘未开垦的沃土。
  总之,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愿我们以大胆的尝试、不懈的探索、执著的追求,激活作文教学,把激趣作为落实成功教育的最好切入点,还学生以写的热情,让他们写的乐趣,写得主动,写得自在,时时处处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作文论.叶圣陶教育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王立根.作文智慧[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9).
  (作者单位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东城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