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驱动的含义,指出了它的理论背景和实质。介绍了普通任务驱动教学法和自主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成果驱动、情境驱动、意义驱动三种驱动方式,提出了本法对任务的主要要求,强调了重视任务评价的意义在于改进教学活动与个体发展、社会进步的联系。对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成就动机;任务评价;元认知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原理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它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蕴涵在任务中;学生在成就动机的驱动下,在原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同化和顺应,完成任务,实现有关教学内容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新图式上的建构或平衡。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可分为教师任务和学生任务两个方面,本文主要讨论学生任务。学生任务一般是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完成的任务,实质是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同化和顺应,目标是建构起相应的新图式。例如,学生在Word输入基础上,应用Frontpage,制作和发布一个网站的首页就是一项任务。
任务是一项有规则和难度的工作,使人产生被动完成的感觉,因此,任务必须具有一定的发展价值。“驱动”初看有压迫、被迫的意味,以为任务驱动就是教师强迫学生完成任务,当然这是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现代教学理念的误读。实际上,教师设计任务,学生完成任务,任务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也是驱动由“外驱”向“内驱”转化的关键点。教学过程把握得不好,学生被动完成任务,驱动就是“外驱”;把握得好,学生兴趣被激发并主动完成任务,驱动就转化为“内驱”。驱动的实质是激发成就动机。
从有关论文来看,一般将任务驱动分为认知驱动、自我提高的驱动和附属驱动三类。“按照认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