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2-12-29 00:00:00张丽君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我们一线教师如何摆脱教学困境,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成效呢?笔者分析了当前高中美术课堂存在有效性不足的误区,归纳总结了实现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和同行进行交流。
  一、高中美术课堂有效性不足的误区
  1.教师缺乏爱心,工作积极性不高
  高中美术教师由于学校高考压力,长期得不到重视,产生了“职业倦怠”,工作缺乏热情,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缺乏爱心,仅把学生当作完成职业工作的简单对象,不愿去研究课堂。
  2.教师教学理念跟不上,教学没有创新
  教师对于新课程的理念学习不到位,不注重自身的学习,总是拿陈旧的教学模式施教,不愿更新固有的教学观念,甚至不情愿接受现代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的学习和运用。
  3.教师没有认真备课,课前准备不足
  部分教师态度不够端正,美术课的备课只是拿着参考书随便抄抄,没有对文本进行细致的研究;教师在课前不重视教具的准备,对课堂所需的教材、教具、课件等经常丢三落四,凭一支粉笔、一张嘴,就空手走进课堂。
  二、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优化师生关系
  美术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教师要在教学中建立教师威信,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从思想上重视自己所教的美术学科,只有做到“教者必以正”,努力让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德艺双馨”,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习惯,树立美术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情感的投入,不断优化师生关系,转变自身角色,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由“传授型”向“知识型”转变,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在实现思维的创造和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2.精心钻研备课,开阔学生思维
  在课前,教师要精心备课,深入研读教材,创新教学预设,认真准备教材、教具、课件。如,在备课《美术鉴赏》中的《西方现代艺术》时,考虑到教材内容不够具体,在预案时,我又设计增补了“超现实艺术”“艺术的演变与猜想”等教学内容。实践表明,通过深入研读教材,创新教学预设,教师在具体教学时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师要从以往的传授技能里走出来,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教师首先要正确有效地利用教材,并对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挖掘潜藏在课程中的内在信息;其次,可以充分利用显性的课程资源,如,校内的美术教学设备、图书、当地的文物资源、网络资源等,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课程资源,使学生受益;最后,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如,举办漫画节、野外生态体验课等,使美术课实实在在地变成教师和学生们的“体验课程”。
  3.加强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能力
  美术教师要具备美术技能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这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有力保障。所以,美术教师要不断地提高美术技能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在实践能力上做到高、强、深。“高”是指在扎实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有完成示范作品和课堂演示的能力;“强”是指美术教师专业能力强、基本功扎实;“深”是指能扎实地将已有的基本功予以深化,引导学生较深入地学习美术知识。在教学能力上做到敬、精、静。“敬”就是敬业;“精”专指精选适合自己专业的模块;“静”是指心静。
  4.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就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的内容,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通过创设案例、问题、项目和环境等教学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美术欣赏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中国古典园林》时,笔者在着重介绍世界园林史上的明珠——圆明园的成因、发展和规模的基础上,运用幻灯投影的方式展现圆明园的系列图景,看着圆明园那如诗如画般的景色时,同学们纷纷为之赞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高中美术课堂有效性不足的误区和低效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引领美术课堂走出“低效课堂”,我们还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